《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课文结构,背诵全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 教学难点:品味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南北朝时期,在一个日暮黄昏的时候,曲山脚下,翠竹掩映下的茅屋中走出一位白衣老者就是时人谓之“山中宰相”的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弘景。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被称为“流动的山水诗”的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二、探究新课:
(一)解题
1.题目中的“答”是什么意思?两个“书”各是何意思?这题目是又是什么意思?
“答”是“回复”的意思。“中书”是个官名,“谢中书”,就是一个姓谢的官员。最后一个“书”是指信,题目的意思是 “回复给谢中书的信”。我们学过的诗文中还有哪个“书”是“信”的意思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朗读正音,自读自讲
1.大家一定想知道这封信里写的是什么内容吧, PPT显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听课文朗读(配乐朗读)2.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你看出他写的是哪里的山水吗?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江南)何以见得?(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教师补充重点字词,提醒学生圈画补充笔记
交辉:交相辉映 颓:坠落 歇:消散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时:季节 俱:全都 欲界: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4.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①自己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意。②小组交流成果,讨论不理解的句子。
③派代表提出解决不了的句子,师生共同研讨。
5、全班交流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6、翻译重点是课文最后一个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小结翻译方法:用组词的方法翻译,注意斟酌词句,符合文章的意境
(三)分析式朗读——把课文变为三部分
1.翻译的很美,似乎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当中,下面做一个小练习,我们是否可以将课文进行小变形,大家尝试看看是否可以把一段文字根据内容变成多段。2.指导朗读时三段的停顿方法
(四)体味式朗读——语言欣赏
1.再读课文,读出景色的壮丽与秀美,读出陶醉感,读出赞叹感
重点指导“高峰入云”(仰视)“清流见底”(俯视)的读法
重点指导后两句的陶醉感和赞叹感。2.背诵练习
3.通过朗读和译读,你一定对山川之美有了更具体的体会,请你用“我从——句中读出了——美。作者从——角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这样的句式在小组间交流。每个组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例如,甲可能选择动静的结合,乙可能选择视觉听觉的运用。
示例如下:
我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读出了山水相映之美。作者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先写山高“入云 ”,后写水清“见底”,山伟岸、水柔美,山静默,水灵动,共同构成了山水相映之美。”
我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一句读出了“色彩斑斓之美”。作者从色彩的角度写出了山水给人的视觉享受。
我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读出了生机勃勃之美。作者从鱼和鸟的活动,从动态的角度写出了山林的热闹。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屏幕显示描写的角度和描写方法: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仰视)(静)清流(俯视)(动)色彩斑斓之美:石壁(平视)青林 翠竹(色彩)晨昏变化之美:晓雾猿鸟(动)夕日沉鳞(静)5.你们读出了自己的山水图。将山水之美写的如画、如诗、如人间仙境,真是山水的知音、是作者的知音啊~ 那么,作者的知音还有谁呢, 生:文中的康乐公。
生:收到这封信的谢中书。他们都是醉情山水的人。作者写这封信就是想和谢中书共同分享山水之乐。6.小结赏析美句的方法
(五)思考探究 深入理解 讨论探究:
1、本文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个?(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
2、画出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
生:“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一句,是作者对自然的由衷赞叹。
生:“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流落出作者与谢公比肩,与古今知音共赏山水的得意与自豪。还透露出自己想归隐山林的想法。
三、拓展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一篇美的文章,品析了一些美的字词,感受了一个美的意境,实在是美不——(“胜收”)。2.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点字
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4.夕阳欲颓().5.沉鳞竞跃()()...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⑵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文章......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准确翻译、背诵。2、美读课文,学习多角度的写景方法。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教学重难点:1、美......
10 短文二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2014-10-01 14:20:02) 转载标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分类: 课堂风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