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雷电颂教案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二、能力目标: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1,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三、情感目标 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戏曲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
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三、伟人掠影: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的作用。
五、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朗读全文(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要用不同语气、语调、语速。)回答问题:(1)请用精练的语言谈自己的诵读感受。(文章语言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2)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此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全部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3)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六、语言品味:
1、跳读精思: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2、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他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虽然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
3、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象征手法: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用某种具体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由“象征物”和“象征义”两部分构成。可以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4、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六、拓展阅读 屈原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雷电颂教学设计郭沫若梨树二中 阚元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③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雷电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抒情意味非常浓厚的散文诗。这篇散文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雷电颂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雷电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3、品味语言,......
《雷电颂》教学设计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谭艳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