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散步”。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文意,感悟亲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领悟深刻的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听儿歌《可爱的家》。
2、说出你由“家”的感觉联想到的词语。
3、检查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的一个词语回答)?如何解决?
三、研读课文 探究主旨
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2、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我为什么作出这一决定?这体现出了怎样的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3、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摸摸孙儿的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要改变主意?这又体现了什么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4、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
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
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
2、思考: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对称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六、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七、拓展升华拥抱亲情
回忆自己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八、课堂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孝心无价》毕淑敏
九、布置作业:
【理念设计】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
《散步》教学设计七 年 级 郑守信设计理念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及独特的感悟,所以这节课在设计时力求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将说话的权......
散步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散步洪善二中雷继成 教材分析《散步》写作缘起是莫怀戚先生发掘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文化的精髓,正逐渐被我们丢掉了,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他感慨不已,并开始重新......
《散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文章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