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式方程应用教学设计”。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的过程,体验分式方程模型的思想,会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情境——建立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1.审明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且求得结果。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提问】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一化二解三检验)
2、给出一个解分式方程的题,多媒体展示解题步骤,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3、回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二、实际应用,建立模型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1)本题中涉及到哪些数学问题中的公式?(2)根据这一情境,你应该怎样设未知数?(3)你能找出这一情境的等量关系吗?
1、通过审题,学生明确此题隐含的等量关系:甲队施工1个月的工作量+甲乙共施工半个月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2、设未知数:乙单独完成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1/x
3、方法总结:方程应用题的解决关键是确定等量关系,两个等量关系中牵扯的未知量可以作为提问的问题,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步骤:审、找、设、列、解、验、答)
三、拓展知识,灵活应用
【问题2】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分析寻找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找出等量关系,再独立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决小组代表上台讲解解题思路,展示解题过程)
(此题主要的等量关系:甲用时间=乙用时间)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某农场开挖一条长960米的渠道,开工后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挖多少米?
(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的方法分析此题,找出等量关系式,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五、学习小结,提高认识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应该注意解题的七个步骤。
2、列方程的关键是要准确设元(可直接设,也可间接设)的前提下找出等量关系。
3、注意不要漏检验和写答案。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2.找: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3.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4.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5.解:认真仔细解这个分式方程.6.验:检验.(是否是分式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7.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不要忘记写答案)
六、布置作业:
P23 A组第1、2题;B组第1、2题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的过程,体验分式方程模型的思想,会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经历“实......
《分式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熟练掌握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 能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决具体问题;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感......
分式方程(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分式方程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分式方程》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