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一框 和朋友在一起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上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第一框,属于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教材的内容立足于七年级刚入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中国梦主题教育的背景下, 将中国梦有效融入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本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节奏,明确学习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为之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面对未来也没有科学的规划。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信息量多,但是诱惑也多,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些学生缺乏信仰或信仰呈现世俗化。例如,对激烈的升学竞争难以适应,对现实感到失望,甚至厌学,还有些中学生对理想教育反感,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而献身,理想信念趋于淡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有意义的理想教育和引导,为他们树立理想提供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到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2.知识目标: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知道友谊的重要影响。3.能力目标:能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自我觉察、反思的能力。
学习重点:梳理自己的交友状况,感受友谊的力量和美好。学习难点:明确梳理自己朋友关系的意义。教学过程
师: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请打开目录,读出第二单元的标题。这一单元包括几课内容?请读出课题和每课的框题。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作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你会选择哪个词?
是的,友谊就是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请打开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你的预习关的冲关任务之一“列框图,记四题”完成了吗?有没有在课题旁边的空白处列出本课的知识框图?很高兴地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请现在做,已经列好的请齐读。
第四课的引言中有这么一段,请看屏幕并齐读。其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你能读懂吗?预习关的冲关任务之二“查名言,增感悟”你做了吗?能不能说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四顾无人举手)看来你们都很忙,今天我来告诉你们吧,希望下次你们能把这项预习任务也踏踏实实地做好。这句名言是说君子通过文章学问或是道义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培养自己的美德。主要是想让我们感悟什么的重要?对,是友谊的重要,朋友的重要。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一框题《和朋友在一起》,你了解“朋友”吗?先让我们来认识“朋友”。
多媒体出示古人对朋友的别称和现代对朋友的称呼,与同学一起认识形形色色的“朋友”。
对朋友有了这么多的认识之后,请打开课本P38,运用你的经验,快速做出选择。
从你们的选择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选了同伴,可见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你梳理过自己的朋友圈吗?你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吗?现在就来晒哂我的朋友圈吧。
探究与分享一
晒晒我的朋友圈
多媒体出示“晒晒我的朋友圈”,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梳理,完成课本P39“我的朋友圈”图,觉察自己交友范围和交友深度的变化。师在教室查看并对学生作相应的指导,帮助其对自己的交友状况有更多的觉察和了解。
完成“我的朋友圈”后,请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请愿意交流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师出示多媒体总结大家在交友方面的变化,引出P40正文内容。师: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的察觉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交朋友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关于交友的智慧我们将在第五课学习。如果你很想掌握这些智慧,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可以先去预习第五课的内容。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目《友谊的力量》。
朋友对你的影响大吗?让我们来感受朋友的“洪荒之力”。探究与分享二:感受朋友的“洪荒之力”
多媒体出示“朋友影响力”图,请一位同学读出课本P40的填写要求。多媒体出示我填写的朋友影响力图,与同学分享朋友对我的影响,同时也给同学作个示范。学生填写,师在教室查看并作相应指导。朋友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都可以写出来。请学生交流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引导学生读出课本P41的正文: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多媒体出示“朋友的力量”,学生齐读名言,感悟朋友的重要。感受了朋友的“洪荒之力”,再来看看四幅场景,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和朋友的那些事儿,分享朋友带来的温暖和感动。探究与分享三:我和朋友的那些事儿
请同学依次读出课本P42的四幅场景,边读边说说自己和朋友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有朋友相伴的温暖与感动。
学生发言后,师引导学生用课本语言总结朋友的力量。朋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朋友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交朋友也要有所选择。如孔子所言:“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是告诉我们要交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朋友。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益友当亲,损友当绝。多媒体出示以上三句话,提醒同学交友要慎重。
课后拓展
多媒体出示,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或是名人的经历谈谈感受。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老师寄语
多媒体出示“人生如歌,友谊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人生如画,友谊是画面中最美妙的色彩;人生如诗,友谊是诗篇中画龙点睛之笔。”真正的朋友能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能帮助我们改正缺点获取进步,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生齐读。
师:祝愿各位同学在人生的旅途中,与朋友相伴同行,让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尾声
多媒体出示歌曲《朋友》的歌词。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B)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
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 B.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C.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 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
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D)A.中学生缺乏友情 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 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现象
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4、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教学反思
学生升入初一后,朋友圈发生显著变化,小学时的好朋友因为升学暂时分开,身边的新同学刚刚认识,还不是很熟悉,朋友圈的变化在学生的心灵掀起波澜,学生对新环境下的建立友谊充满渴望。
好的开头能迅速活跃课堂,在第一时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材料能扣紧教学主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愿意去想愿意去讲;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无暇分心,紧跟老师思路,畅游知识海洋,简单感悟生活,学会做人。在《和朋友在一起》这节课上,开始通过听《朋友》这首歌,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务必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创设良好课堂环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形式多样,应根据不一样资料,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一样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因此,只要与学生活有关,都要学生反省自我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走进老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承认不同教师......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2)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导学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的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目《家的意味》......
《家的意味》教案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符其霞一、课题: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二、课时:1课时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