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_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1:29: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42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要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同主族,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 元素金属递变规律,周期律、周期表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性质比较,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投影]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一系列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关许这些元素的性质,也积累的相当丰富。但使科学家们不断追寻和探索的,却是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我们记住一个个令人起敬的名字和他们的发现:

1789年

法国

拉瓦锡提出四类元素分类法

1829年

法国

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学说

1864年

德国

迈耶尔发表六元素表

1865年

英国

纽兰兹提出元素八音律

1869年

俄国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教师] 恩格斯给门捷列夫以高度的评价,称他为——化学之父 [投影]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活动] 请你扮演门捷列夫

18张列有元素相关性质的卡片,将其排列顺序

[教师] 你是依据什么规则来给这18张卡片安排位置的呢? [学生讨论]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

[教师] 很好,这三个排列原则就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一部分内容 [投影] 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 归根结底,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既然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否推测其化学性质的递变呢?

[板书] 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

相似点:都是金属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

[投影] 碱金属与水反应

Li Na K Rb Cs [教师] 上一节课大家做了Na,K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两位同学回顾实验现象 [学生1] Na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四处浮动,有响声,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学生2] K与水反应时,现象比Na与水反应剧烈许多,K甚至可以变成紫色的火球

[教师] 非常好,Na与水可以剧烈反应,而K与水的反应比Na还要剧烈,那么,大家能不能推测,Li,Rb,Cs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如何呢?

[活动] 学生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投影] Li,Rb,Cs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

[教师] 果然与大家的推测一致,Li与水的反应不剧烈,而Rb,Cs与水反应极其剧烈,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 原子结构递变引起的化学性质递变 [投影]

Li

Na

K

Rb

Cs

——————————————————→

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板书] 2Li+2H2O=2LiOH+H2↑

2K+2H2O=2KOH+H2↑

[教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同周期金属性质的递变

Na

Mg

Al

Si

P

S

Cl

Ar

[板书] Na

Mg

Al 的金属性 [探究] 实验一,镁、铝与水的反应

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带,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加入2ml水,滴入2-3滴酚酞,观察现象。过一会,分别用酒精灯加热两支试管,至液体沸腾,移开酒精灯,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与冷水剧烈反应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滴入酚酞呈红色

滴入酚酞不变红

与热水反应:

表面出现较多气泡,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为浅红色

结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能与沸水反应,Al与沸水难反应

金属性

Na>Mg>Al

[板书] 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投影] 实验二,镁、铝与盐酸反应

向盛有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的试管中各加入2ml、2mol/L稀盐酸,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Mg

Al

与盐酸反应

反应剧烈

反映较慢

产生大量气体

产生少量气泡

结论

Mg、Al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Mg比Al剧烈

金属性

Mg>Al

[板书]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投影] 实验三

Al(OH)3性质

向少量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沉淀分两份,分别加入3mol/L NaOH溶液和3mol/L稀盐酸

[投影] 现象和结论

加入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

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

结论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OH)3+NaOH=NaAlO2+2H2O

(酸性)Al(OH)3+3HCl=AlCl3+3H2O

(碱性)

NaOH

Mg(OH)Al(OH)3

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

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教师] 根据刚才几组实验,我们[判断出金属性Na>Mg>Al

那么,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可以用什么规律?

[投影] 小结: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的H2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总结] 元素金属性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课后思考]

1、元素非金属性的判断标准

2、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何关系?判断金属性强弱还有何依据?

[作业]

1、钫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它的一些性质吗?

2、镁与钙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镁反应慢,钙反应快,推测Be、Ba与水反应剧烈程度

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根据建构主义和STSE基本原理,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纸牌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化学......

元素周期律HPS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HPS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必修二第一张第2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基础上......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本章知识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须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作基础,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下载42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42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