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_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1:15: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 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② 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③ 运用问题讨论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录像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吗?(展示一组战争相关图片),学生畅谈看完图片后的心里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曾经在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怎样结束的?作如何看待这场战争造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探究新知】

一、大战的爆发

1、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展示《大战爆发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要求学生找到萨拉热窝的位置,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要求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文并回顾前一节课中有关俄奥矛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巴尔干半岛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观看《萨拉热窝事件》纪录片片断]想一想: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这一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你如何看待这类刺杀事件?

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情况,并指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直接原因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2、德奥挑起战争,大战开始

萨拉热窝事件震动了全世界,德奥把它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二、重大战役

1、欧洲战场及其战线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教师对照地图,指出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以及每条战线的起止点和作战双方,教师强调两点:第一,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第二,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又起关键作用。

2、重大战役 要求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在图中找到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各大战役情况,强调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播放“凡尔登战役”的影视片段]使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惨烈情景,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解说词形式朗读本课文中有关凡尔登战役的小字,介绍这一战役的情景。

思考: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这段文字作何感想?这段文字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情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们应该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师小结:几次大战役的结果,双方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且伤亡人数近300万人。德国的实力已消耗殆尽,失败已成为定局,准备扭转战局的希望完全成了泡影。

三、德国投降,大战的结束 [展示:德国投降的图片] 讨论:大战结束的原因是什么?(辩论形式)

正方观点: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

反方观点:同盟国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美国和中国等许多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说一说,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

大战结束的原因是:首先在于战争引起革命。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从客观上讲就是大战引起的。

其次是革命制止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都是本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的结果。

再次,美国参战和一些中立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也是加速大战结束的重要原因。

这场战争经过四年的激战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讲述一战经过时,我们还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用图表点讲清楚各阶段的主要战役和阶段特点,以及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战争。如下:

四、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直接原因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第二,帝国主义参战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掠夺。第三,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秘密协定,也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是掠夺性的战争。

第四,虽然塞尔维的参战具有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因素,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但对整个战争而言具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总体上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性质。

五、大战的影响

讨论: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历史上产生的深刻影响?(辩论形式)

正方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

反方观点:人类历史上的战争都具有两重性,战争的发生也有它的规律性,历史证明,人类无法防止战争,也不能一概反对战争。辩论完后,教师肯定正反双方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自主观看:“一战”时的《飞机》、《远程大炮》图] 说明新式武器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伤亡和破坏。看书了解战争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情况。

教师归纳其影响:①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③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巩固小结】

强调:第一,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第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当然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第三,大战结束的原因及其结局。

【课后作业】(任选)

1、谈谈对战争的认识

2、观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视片,增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二)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

下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