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能撬起地球教案”。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和反思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林云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用杠杆尺做实验,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教学难点】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使用杠杠的规律。【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找找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复习上节课如何使用杠杠尺,如何使杠杠尺保持平衡的。
3、师演示杠杠尺平衡的例子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那么右边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有哪些情况呢?当两边的钩码数一样说明使用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的钩码多说明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少说明了杠杠有什么作用?所以使用杠杠有可能会省力,也有可能不省力不费力,也有时会费力。
5、(师边演示边提要求和提示)杠杠尺的中间为支点,统一右边挂钩码的点为阻力点,钩码的数量为为阻力,左边挂钩码的点为用力点,不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移动阻力点和用力点的位置,就是改变支点到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记录单上。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5、交流汇报: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使用杠杠有什么规律?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观察思考,拓展交流
1、引导学生认识杠杠并分析这些杠杠的原理:例子:钳子、起钉子锤撬钉子、钓鱼竿钓鱼、裁缝剪刀、剪刀
2、从人体中找杠杠、机器人中找杠杠。
六、阅读拓展: 阿基米德的“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大话,“一只手推动三桅货船”的故事。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从教学开始,把如何帮助老师把讲台桌抬起来作为引入,既能挑战学生好胜的心理,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2、探究过程中扶放结合:虽然学生在上节课学过《制造平衡》,认识了杠杠尺,并已经有用杠杠尺做过平衡的实验,也研究了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杠尺处于平衡状态,找出其中的规律。但对杠杠作用的原理还是不清楚,如果一下子放手让他们研究就会比较盲目。因此在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后,我还是先演示:“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那么右边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有哪些情况呢?当两边的钩码数一样说明使用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的钩码多说明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少说明了杠杠有什么作用?”认识到使用杠杠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在力上不同有什么不同作用,为学生后面的自主探究做了铺垫,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增强探究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在教学中,扶于实验记录单,学生把实验过程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实验后引导学生对收集数据进行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让学生充分交流小组在收集数据的方法并发表意见,对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碰到类似的探究如何采用有效和合理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原理,做好实验记录。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
我 能 翘 起 地 球郑州市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田振卿《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能撬起地球》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
教学目标: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原理,做好实验记录。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