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学设计_参考

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4 03:01: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_参考

咏华山教学设计_参考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投影、生字卡片。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齐()()()

2. 写笔顺。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平遥县汇济小学 邢海琴教学目标:1、教学剩下的生字:与、齐、称。2、理解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古诗。3、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小朋友们,平时看到你们能背诵那么多古诗,老师真是佩服极了。今天我也给大家背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知道吗......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咏华山》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根据课文......

《咏华山》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咏华山》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里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写好“华、与、齐”三字。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对四句诗熟读成诵。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华山的高险峻美。4.激发学生学......

下载咏华山教学设计_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华山教学设计_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