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⑴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⑵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
【教学课后记】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4 外国诗两首教材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各有特点。《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巧妙,短小......
【知识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
【教学目的】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内涵。4、培养学生爱国......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咸丰民中杨艳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在外国诗学习中,回顾前几课学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