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珊迪的教学设计”。
《小珊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等学习方式品味语言文字,理解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小珊迪的形象,受到诚实守信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质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词析句、读中感悟等学习方式品味语言文字,理解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巩固词语,回忆主要内容。
1、出示词语:单衣 小脸 赤脚 请求 面容
神情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2、出示:又薄又破的单衣 冻得发青的小脸 又红又肿的赤脚 可怜地请求 诚恳的面容 使人信任的神情 现在再来读一读。
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谁的形象?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珊迪》。板书:小珊迪
4、请大家快速的打开听写本:零钱
撞到
照顾
感激
5、回忆主要内容:读读这几个词,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小珊迪》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板书:卖火柴、还钱、感激] 过渡: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爱丁堡,一起去看一看那个卖火柴的小珊迪。
二、深入阅读,品词析句。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个怎样的小珊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作批注。
(一)感受可怜:
A、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板书:可怜、外貌]
1、从哪感受到他的可怜?指导读出可怜的小珊迪(他看到的是小珊迪的外貌)
又薄又破 单衣 这是寒冷的冬天呀,就是身上的这件单衣,也早就破烂不堪,衣不蔽体。他多可怜呀,读读吧!
赤脚 又红又肿 冻得发青 他实在太冷了。快把这可怜的孩子读出来吧! 瘦瘦的 这么多天,他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上过,却还要沿街叫卖火柴,读出来吧!
都来读一读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吧!
还从哪感受到这是个可怜的小男孩了?(他是从小珊迪的语言来说的)B、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不,我们不要。”我的同事说。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啊!”孩子可怜地请求着。“可是,我们并不需要火柴。”我对他说。
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但是当我掏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
“啊!请您先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说,“我可以去给您换零钱。” [板书:语言]
出示对话,分角色练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情真意切 指导读:
你多希望我买一盒火柴呀,所以你恳求地说——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啊!(你多怕我不买呀,所以赶紧对我说)
我没有零钱准备明天再买时,你极尽乞求地说:——“啊!请您先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去给您换零钱。” 什么人会乞求?
乞丐,但是你不是乞丐,你靠着自己的劳动维持着自尊。如果我不买,今天晚上你和弟弟就得饿着肚子过夜,所以你才乞求——“啊!请您先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去给您换零钱。”
该怎么乞求,都来读读吧。
出示2-7自然段,请求和乞求都有“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的意思,都属于人的神态,[板书:神态]如果我把它们换一下位置,你们看看怎么样?
(乞求比恳求的程度深)
出示对话不要旁白:那谁愿意,把卖火柴的这个场景通过朗读重现给我们?
(是孤儿)你说的太对了,在那个时代,没有比失去父母的孩子更可怜的了.(跑)他不得不跑,因为他实在太饿太冷了。(你是从一个动作中体会的)[板书:动作]
(二)感受诚信 除了可怜以外,你还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珊迪? 他是在什么时候下受的伤?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嘱咐弟弟还钱的?
这段中并没有出现诚实两个字,你是从这段文字的那些地方感受到的? 被一辆马车撞到,还从他身上轧了过去。这个时候他手里的钱对他意味着什么?他需要钱来干嘛?(治疗,买一些纱布等)
小珊迪心里也知道这些,但是他依然让弟弟把钱还了回去。这么诚实的孩子该怎么读?
他快要死了,还想着把不属于自己的钱换给别人。多么诚信的孩子啊,谁再来读一读。[板书:诚信]
(三)感受善良:
C、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都断了,就要死了。”然后对弟弟说:“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学生谈感受
小珊迪的双腿被轧断,他此时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呀!但他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弟弟。读——“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这么善良的小珊迪,谁还想再来读一读? [板书:善良]
三、整读课文,感悟形象:
(一)整读课文,整体回顾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已经把小珊迪的形象记在了自己的心里了,我们再来整体回顾一下小珊迪。引读:
那天,爱丁堡天气寒冷刺骨:
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小脚又红又肿。
早年失去父母的他,靠卖火柴为生,只有卖掉火柴才有食物,所以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当我的同事拒绝他时,他可怜地请求说: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啊!”
当小珊迪得知我们并不需要火柴时,饥饿已经不容他再去犹豫了,他不得不降价换取食物说:
“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我没有零钱准备明天再买时,他无力的乞求说:
“啊!请您先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去给您换零钱。” 当我再次看到小珊迪时:
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的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都断了,就要死了。” 临死前,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弟弟:
“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当我答应照顾小利比时: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
为了卖掉一盒小小的火柴一个可怜的孩子死了:
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为了照顾弟弟,一个挂念弟弟善良的孩子死了:
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
为了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诚实的、善良的孩子死了:
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
(二)深入理解、感悟形象
2、教师充满敬意地诉说: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车祸、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把钱还给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后的生活。
如果你是故事中这位买火柴的先生,此时,你会怎么做? 送他去医院,给他看病,照顾他的弟弟„„
你们真是那位先生的知音:的确,小珊迪的善良、诚实,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决定:
(出示)我握着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连续问几个人,让我们认真的做出这个决定,让我们坚定的做出这个决定。
课文学到这儿,我想把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带给你们:出示《三次逃票》的故事: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成绩,找一家小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您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您的记录。记录显示,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地说:“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德国乘车大家主动投币,没有售票员)
同学们,我们这位中国留学生缺文凭吗?缺知识吗?缺能力吗?那他到底缺了什么呢?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话想对那位中国留学生、小珊迪或者是自己说,对吗?请把你想说的话记录下来。(巡视学生,组织交流德育渗透)
四、总结全文
小珊迪此时在我的心中已经不是那个年龄小,个子小的小珊迪了,此时他在我心中无比高大。今天让我们记住小珊迪,更重要的是:要把他的诚信和善良深深地记在我们的脑海中。课后作业:
1、两人一组自由结合,表演小珊迪卖火柴的场景,评比出最会表演奖。
2、把小珊迪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3、搜集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板书设计1:
卖火柴
诚信
外貌
还钱
小珊迪
可怜
语言
感激
善良
神态
动作 注:小字写小,后改大
板书设计2:
可怜
小珊迪
诚信
照顾
“我”
善良
课后检测: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照顾
(gù gu)
撞到(zhuàng chuàng)
又薄又破(báo bó)
目不转睛(jīng
qīng)
2、《小珊迪》这篇文章,想让我们知道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A、饱受饥寒可怜的孩子。B、诚实守信的孩子。C、善良、诚实守信的孩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珊迪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珊迪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
小珊迪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
《小珊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小珊迪》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孤儿的感人故事。是一篇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思想......
小珊迪教材分析:《小珊迪》是任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小珊迪穿着破烂的衣衫,为了卖出一盒火柴,为了找还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被一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