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尤集中心学校
西书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中的第五课时“乘法分配律”。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教材中出示了贴瓷砖的情境图,学生通过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进而能够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体会过基于乘法分配律的计算道理,但没有正式学习乘法分配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发现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乘法分配率的探索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法;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课之前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大家想不想?
生:想
2、师:看着这个算式“135×64+135×36”,我能一下就猜出它的结果是13500,并且保证是对的。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拿出草稿本,验算我是否做的正确。生:13500,是对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变得这么厉害? 生:想。
师:想的同学请坐直。
(二)探究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出示P56的主题图)请看主题图,工人叔叔正在贴瓷砖,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分享:瓷砖颜色、不同墙面)师:你真细心。大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你能算出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吗?请你拿出课堂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1:(3+5)×10
生2:3×10+5×10
=8×10 =30+50
=80(块)
=80(块)
生3:(4+6)×8
生4:4×8+6×8
=10×8
=32+48
=80(块)
=80(块)
3、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的好。请你仔细观察这四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
师:所以这两个式子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符号连接起来?
生:等于号。
教师板书:(3+5)×10=3×10+5×10;(4+6)×8=4×8+6×84、观察、讨论算式的特点。
师:这两个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呢?两边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生1: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生2: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因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
师:是这样吗?你们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5、举例验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算式的特点,能再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如:(40+4)×25 和40×25+4×25; 63×64+63×36 和63×(64+36)
师:这几个同学举得例子符合要求吗?请在小组内验证。
讨论交流:(1)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小组代表汇报。
6、教师小结。
师: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7、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字母表示。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如果用a、b、c 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教师板书:(a+b)×c=a×c+b×c 并带读。
8、寻找简算原因: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么乘法分配律能否使计算简便呢?比较上面四个算式,看哪个算式计算简便,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题目里两种不同的计算,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发现、概括、归纳,从而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收获,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9、师:(板书:4×9+6×9)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算一算么?请大家拿出课堂本算一算。(学生计算)
师: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学生活动:画图、乘法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师:请翻开教材57页,看着第1题,男生读题。说一说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看懂?能看懂的小朋友请坐端正。(学生分享,共同校正)
师:第2题,请女生读题。这道题可有点难了,我觉得会动脑筋的孩子才会知道。谁来说一说?(学生分享)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乘法分配律(a+b)×c=a×c+a×c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乘法分配律?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让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10+5×10(3+5)×10
4×8+6×8
(4+6)×8 =30+50
=8×10
=32+48
=10 × 8
=80(块)
=80(块)
=80(块)
=80(块)
3×10+5×10 =(3+5)×10
4×8+6×8 =(4+6)×8
乘法分配律(a+b)×c=a×c+a×c
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47页内容,第48页“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题目和练习四的第1、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31页,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回顾激趣,提出猜想.(课件)(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一个长方形的长......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