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设计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观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示意图》《丝绸之路》等图,培养正确认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回答张骞通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培养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合理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回答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产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培养联系生活理解历史知识扽能力。
过程与方法:感知西汉时西域各族的生活状况、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中外交流等史实,积累对西汉开发西北和开辟中西交往要道的认识,理解西汉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勇于开拓的时代,中国早在汉代就开始开发和管理西北,并开创了对西方的联系;学会观察和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对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张骞、班超的报国思想、无畏勇气和开拓精神;认识到西域各族人民对本民族地区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认识到西域人民向往汉朝,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认识到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西北的管理和开发,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到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往的历史,中国人民很早就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和和平外交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张骞通西域,既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又对西域都护设置具有奠基作用,同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难点:为何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丝绸之路的开辟。
三、教学过程
(一)张骞通西域
1、汉初的西域
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这是狭义上的西域,广义上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
西汉初年西域的基本情况:西汉初年西域有30多个国家,有农业、畜牧业,但国家规模小、经济规模不大,物产丰富。西域在西汉初年与西汉是隔绝的,因为路途遥远、匈奴阻隔、汉初国力不强,实行休养生息,不太注意外部世界。
到了汉武帝时期西域与汉朝的道路已经打通,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探险家――张骞。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年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这次出使他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也经历了千辛万苦,花了13年时间,去的时候有100多人回来只剩下两人。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人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19年,目的是加强与西域的交往,意义是建立了西汉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3、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辟
2、东汉时与欧洲国家的直接交往
3、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为东西方交通的要道曾繁荣一时,但由于各种原因5世纪的时候丝绸之路衰落下来了,西部的发展也逐渐落后于东部,到今天中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因此有必要加快开发,使西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第15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从直观上看只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内容,但从政治看反映了国家的统一,从文明史的角度......
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2.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
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2、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
2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
2*、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会认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