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征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内容,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编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学情分析】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并称其“神机妙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一词展开,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引入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草船借箭视频。【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这浑厚的声音,这熟悉的旋律,似乎又把我们带进了三国时代,那风起云涌、斗智斗勇、英雄辈出的时代,又将我们的思绪牵引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那充满了谋略的比拼,智慧的较量。伴随着这音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似历史长卷般在我们面前闪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探究学习《草船借箭》。板书:
19、草船借箭
二、切入中心,明确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谁来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板书:忌妒、造箭)借箭的结果怎样?(板书:交箭、叹服)
2、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出示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三、自学体验,合作探究---探究课文,感悟“神”“ 妙”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要求:画句子,做批注。
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注明你的体会。
2、方法指导:诸葛亮算到了(神体现在在):,我是从“ ”这些句子看出来的,我的体会是:。
(二)小组讨论、交流,准备汇报。
(三)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品读,感悟。
四、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一)、懂天文——“诸葛亮神在能算好天气”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这场雾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齐读此句体会雾大。(2)请大家想想,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并说出原因”(“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鲁肃,要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他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又要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联系上下文,体会懂天文:
(1)但是,单纯这句话,就能说明这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出来的吗?(不能!)是的,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可是事实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算出的?你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2)出示: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板书:懂天文)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3)不错,要不诸葛亮哪来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心境在那儿等?可见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个人读—齐读,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3、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的。怪不得周瑜长叹道,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懂地理,巧安排(顺风顺水)---“诸葛亮神在能算好受箭方法” 导语: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船用青布幔子„„排在船的两边。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一边大声呐喊。为什么把船连起来?为什么一字儿摆开?为什么擂鼓呐喊?(把船只“用绳索
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受箭。这时„„满了箭。”
(1)小组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画图、另两人用文具盒或者钢笔当船,演示船头船尾的掉转方向。
(2)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哪是曹军的水寨?哪是东吴?怎样掉转船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说出:多受箭、保持平衡、回来顺风顺水)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什么?(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书:晓地理)
(3)点拨: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敢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3、课件演示:一字排开
4、小结: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5、“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顺风顺水,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6、小结: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识人—— “诸葛亮神在能算人”
(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板书:鲁肃:忠厚守信)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与“曹操听到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相照应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板书:曹操谨慎多疑)
3、看来诸葛亮真神人也!要不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面对周瑜的险恶用心还能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1)看视频。
(2)体会并朗读。(诸葛亮在笑谁?)
①笑曹操,笑曹操什么?(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从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不让他们近前”)。
②笑鲁肃,笑鲁肃什么?(胆小、吃惊、害怕,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从哪儿看出来的?(鲁肃吃惊的说:“„„”)
③(笑周瑜)笑周瑜什么?(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自信的笑。)大家再来看一次这句话,我们应该读出诸葛亮的什么来?(自信)4.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六、总结延伸,当堂检测
1、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懂天文、借了长江的雾;晓地理、借了长江的风和水;识人心、借了鲁肃的兵和船,从而借到了曹操的箭。让我们再读周瑜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读周瑜的话,试着从不同角度把句中的“神机妙算”换一个词来说。出示: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识人、识天、巧安排、心胸宽广),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投影出示)
草船借箭 不寻常,要论成败 有文章。都督周瑜 欲陷害,孔明先生 巧应对。妙算天文 雾漫天,通晓地利 蒙曹操。洞悉人心 妙计成,箭如雨下 满载归。神机妙算 诸葛亮,世世代代 美名扬。
3、当堂检测: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曹军“出动”,诸葛亮不但_____________,还可能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这二十只船驶回南岸时,不是“顺风顺水”,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预见到这些“假如”都不会出现,所以说他___________ _______。
附板书设计:草船借箭
知天文 有大雾
曹操 谨慎多疑
周瑜(妒忌)→诸葛亮(神机妙算)识人心 周瑜 心胸狭窄
鲁肃 忠厚守信
懂地理 顺水顺风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刘梅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 设计意图: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品读对话感受形象——《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桥头集学区山王辅导小学陈炎萍【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