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畜牧学教学大纲(新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普通畜牧学》 教学大纲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学院动物科学系 二○一二年三月
课程编号:061020409 课程名称:普通畜牧学 课程学分:5 课程学时:总学时80 讲课72 实验8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生物学基础》、《家畜生理学》、《动物生化》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开课年级及学期:三年级第一学期
开课院(系)及教研室: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家畜环境教研室 考核方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普通畜牧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及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畜禽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普通畜牧学》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普通畜牧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普通畜牧学》是研究家畜、家禽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动物医学系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畜禽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将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全部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扩大视野,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畜禽、管理畜禽入手,本着防重于治的理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相对于从未学习过相关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虑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牛、羊、猪、家禽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畜禽生产方面考虑畜禽疫病防治问题。
三、本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
一、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畜牧业生产的概念
五、《普通畜牧学》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是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而编排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对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为今后从事畜牧业生产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三节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家畜与营养物质间的联系;家畜营养需要的衡量指标和研究方法;饲养标准的概念与应用。第三章饲料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饲料学》的基本概念与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能为特定动物设计简单的饲料配方。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第二节饲料的营养特性与加工利用 第三节配合饲料与日粮配合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饲料的分类、营养特性与加工调制;饲料配方。第四章动物遗传基本原理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遗传物质基础;理解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三大遗传参数;熟练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三大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和变异。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遗传 第二节群体遗传学 第三节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四节分子遗传与生物工程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细胞遗传和三大遗传定律;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突变、群体遗传结构和哈代-温伯格定律;重复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遗传密码、基因重组、基因定位和遗传工程。第五章动物育种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家畜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外形和生产力;掌握家畜的品种、选种和选配方法;本品种选育、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品种概述
第二节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第三节动物生产力
第四节选种
第五节选配
第六节动物育种方法
第七节动物品种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
第八节杂种优势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品种的概念与分类;生长与发育的概念、生长的计算及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产肉力、产乳力和产蛋力指标;选种的原理和方法;选配的种类及近交和杂交;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和品系繁育;保种理论和方法;配合力的概念与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第六章动物繁殖
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分别从动物的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动物繁殖生理主要从动物(家畜)生殖器官构成及生理功能,生殖激素种类、主要生理功能、受精、妊娠分娩等方面进行论述。动物繁殖技术介绍人工授精、冷冻精液、胚胎移植技术等。繁殖管理介绍动物繁殖疾病及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生殖激素
第三节受精、妊娠和分娩 第四节家畜的繁殖技术
第五节不孕症与流产及提高动物繁殖力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生殖器官构成及主要生理功能,生殖激素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受精和妊娠,人工授精技术、冷冻精液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第七章家禽生产
1.教学基本要求:
家禽生产是普通畜牧学各论部分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禽的外貌、品种及如何选择优良家禽品种。使学生掌握家禽的孵化技术。以鸡为例,讲述家禽的饲养管理。使学生能通过鸡的饲养管理,了解家禽的饲养管理的一般规律。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禽的外貌及品种简介
1+2
第二节现代商品杂交鸡的繁育体系 1
第三节家禽的孵化技术
第四节鸡的饲养管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家禽生产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家禽的主要品种;现代商品杂交鸡的繁育体系;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鸡的饲养管理等主要内容。本章重点学习家禽生产的基本概念、孵化技术、不同生产阶段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第八章养羊生产
1.教学基本要求:
养羊生产包括羊的产品,绵、山羊品种,羊的饲养管理等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羊的主要产品性质。生产中如何选择绵、山羊品种。了解绵、山羊生活习性,从而做到科学的饲养和管理绵、山羊。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羊毛的基本概念
2+2 第二节绵、山羊品种简介第三节绵羊的外形鉴定第四节绵羊的饲养管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羊毛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国内外主要绵、山羊品种;绵羊的外形鉴定;绵羊的饲养管理。本章重点为国内外主要绵、山羊品种介绍和绵羊的饲养管理。第九章养猪生产
1.教学基本要求:
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养猪在我国畜牧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产中常见的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让他们对如何选择猪种,如何进行猪的饲养管理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以便在将来从事本职业过程中,能辨认不同的猪品种。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能向畜主宣传科学养猪知识。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4 第二节猪的饲养管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我国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猪品种特点。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第十章养牛生产
1.教学基本要求:
养牛生产亦是畜牧生产的重要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养牛生产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养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牛的品种第二节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第三节牛的外形鉴定
1+2 第四节奶牛的饲养管理第五节肉牛的饲养管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奶牛及肉牛的品种特点;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牛的外形鉴定技术;不同牛的饲养管理技术。重点牛的品种识别,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牛的饲养管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以《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为基础并与《畜牧业经营管理》、《畜牧机械》等课程的相应部分有密切联系,同时也与《兽医学》有一定的联系,在授课过程中要按照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变动。
五、本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总学 时数 讲授 实验(上机)实习 课程 设计 其它 第1章 绪论 2 2 第2章
动物营养原理 8 8 第3章 饲料 8 6 2 第4章
动物遗传基本原理 8 8 第5章 动物育种 6 6 第6章 动物繁殖 10 10 第7章 家禽生产 8 6 2 第8章 养羊生产 10 8 2 第9章 养猪生产 10 10 第10章 养牛生产 10 8 2 合计 80 72 8
六、本课程实验(上机等)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序号
实验(上机等)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是否为 开放实验 备注 实验1 饲料配方设计 2 设计 随堂 实验2 畜禽品种识别 2 综合实验 看图片、录象 实验3 羊毛纤维类型与组织学构造的识别 2 验证 开放实验 实验室 实验4 奶牛的外貌鉴定及体尺测量 2 验证 开放实验 实习牧场 合计 8
实验1 饲料配方设计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饲料配合的原则、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独立设计简单的饲料配方。
实验2
畜禽品种识别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习了解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及利用现状,熟悉国内外常见的畜禽品种的产地、类型和外貌特点,识别畜禽品种。
实验3 羊毛纤维类型与组织学构造的识别
目的和要求:通过该实习使学生了解羊毛纤维的类型和羊毛分类,比较观察各类羊毛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明确主要羊毛纤维在组织学构造的差异。
实验4 奶牛的外貌鉴定及体尺测量
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奶牛的外貌鉴定及体尺测量,使学生初步掌握奶牛的外貌鉴定及体尺测量方法与技巧。
七、作业
本课程在每章讲授完后,安排一定量的复习思考题,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原则上每个任课教师讲完所授课内容后布置一次作业,共计4次。作业包括论述题、实验报告、计算题等。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按100分计,平时成绩占40%,其中提问占10%、测验20%、实验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九、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参考教材:
李建国.畜牧学概论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2.主要参考书:
[1]杨凤.动物营养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
[2]李宁.动物遗传学(第2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
[3]张沅.家畜育种学(第4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
[4]张忠诚.家畜繁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 [5]杨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6]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 [7]赵有璋.羊生产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 [8] 邱怀.牛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5 [9]青海省畜禽品种志、青海省畜禽品种志办公室主编,1983.10
制订:家畜环卫教研室
执笔人:张玲勤
审核人:
批准人: 2012年3月修订(第1 次)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chemistry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0110300 课程总学时:56,其中:讲课:56,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0。 课程学分:3.5 课程分类:(填必修或选修) 必修......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课内学时:50 学分数:2.5第一部分 地球圈层绪论 地质学发展简史、研究对象和任务、历史比较法,二十一世纪地学面临挑战与前景。第一章 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特征......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2002年4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
畜牧学心得体会通过这学期畜牧学通论的学习,不仅让我对动物医学专业有了更深次的了解,而且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在课堂上老师们分别对羊、牛、禽、猪四类动物的讲解以及养殖......
第三部分 养羊生产一、名词解释细毛 :由同一类型的无髓毛组成。细毛较短,单位长度上弯曲较多、整齐而明显,油汗较多,长短一致。半细毛由同一种类型的较粗的无髓毛或同一种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