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21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21二次根式教案”。
二上21教案
第一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展示课文中各种动物的图片,播放三种候选动物的视频简介。ppt课件分别展示猫头鹰、袋鼠、猴子的图片,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待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后再播放视频,让学生把握三种动物的特点,这个过程也作为知识的普及。本部分用时5分钟。
二、生字学习,注重方法: 通过诗歌儿歌的阅读,成语的学习和生活用词巩固生字的学习。在首次阅读课文后先圈出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然后让学生阅读《回家》《山中大王》《新学期之歌》三首儿歌。前两篇儿歌里掌握生字“轮”熬“,最后一篇掌握生字“第”“惯”。接着教师板书含有所学生字的成语”安步当车“”朝令夕改“等,并圈出成语中所含要求掌握的生字。
三、指导写字,描红练习:
课文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之、布、当、现、轮、令、直、第、期、路“的写法,在大体认识了要求掌握生字的字形后,播放演示笔顺的flash。
四、拓展阅读:
动物儿歌、绕口令的阅读,动物成语的拓展。阅读儿歌第一篇:“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谜底:蚂蚁)第二篇:“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谜底:小燕子),阅读完两片儿歌后学生举手回答儿歌的谜底。阅读绕口令:油一缸,豆一筐,老鼠嗅着油豆香。爬上缸,跳进筐,偷油偷豆两头忙。又高兴,又慌张,脚一滑,身一晃,“扑通”一声跌进缸。教师引导:”同学们,读了上面的儿歌和绕口令后,大家是不是觉得小动物很可爱啊。下面我们再看看成语中涉及到哪些动物吧!” ppt列举出“螳螂捕蝉”“鹿死谁手”“守株待兔”“画蛇添足”“井底之蛙”等成语,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成语中的动物。该部分用时10分钟。
五、组词造句,汉字运用:常用词组的展示,语句的展示。ppt展示”小明去商场买布”“我们现在是二年级第一学期”,上述句子中含有生字“布、第、期”。通过生活中造句的用例,巩固字词的学习。用时5分钟。第二课
一、字词复习,引入新课:
抽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ppt列出10个生字”之、布、当、现、轮、令、直、第、期、路“,然后切换ppt,点名学生上台听写生字。该部分可抽查2~3名学生,用时5分钟。
二、短文学习,了解主题,感悟方法:
朗读时情感的把握,情感的共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总共两次。第一次学生自己把握自己扮演的动物说话的口气。第二次老师引导:”同学们,大家觉得猫头鹰和袋鼠说话的方式对吗,他们的要求合理吗?那么小猴子呢?“在第二次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重新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口气和神态。两次阅读后,学生要深切体会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或方法: 小百科”猫的胡须有什么作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小故事“牛蝇和狮子”,flash展示。阅读四篇围绕尊重主题的短文,进一步体会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前提。20分钟用时。
四、写作练习,巩固主题或方法:
教师要求和指导学生写一段自己生活中体现相互尊重的事例,最好运用到所学的生字。
21、《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物们的心情,试着表演故事。2、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会写“之、现、轮、期”4个字。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
,二上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火红的风衣,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苹果挂满了枝头,棉花张开了笑脸,高......
识字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及反思[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