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方程的教案”。
《解方程》教学设计
文昌市新桥中心小学 王康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一些简易的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个图片的变化,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一下。(学生回答,同时课件演示)
师:我们再看另一幅图,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大家先观察一下天平的左边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生:100+X
师:那天平的右边一共多少克? 生:250克
师:天平现在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平衡),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用口头说出一个方程呢?
生:能,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同时板书:100+X=250)
师: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X到底等于多少,我们又是怎么求?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几个问题--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一下好吗?
同桌之间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1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同时也做记录,接着引导学生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最后把X=150代入到原方程,问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师:根据刚才的互相交流,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像我们一起探究X=150的这一过程,就是解方程。(课件显示:解方程)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这两个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认为在这两个概念中重点的字、词是什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57做一做这道题,X=3是方程的解吗?为什么?那X=2呢?(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验算方法)
(2)教学例1。
师:老师再出一幅图,比一比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出示课件)我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列出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做一个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生:X+3-3=9-3(板书:X+3-3=9-3
X=6 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课件演示)
师:同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书写格式:
1、在开始解方程时要在左边写上“解”字;
2、解方程时等号要对齐。
师:好,这个方程会解了。但是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巩固练习
(1)、P58页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2)、P58页做一做第二题的第一行三道题
4、小结: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附:[板书设计]
解方程
100+X=250 例1: X=150 X+3=9
解:X+3-3=9-3
X=6
验算: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点评:(韩伟定)
“解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王老师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教学过程有条理性,教学效果显著。我个人认为王老师执教的《解方程》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灵活地处理和利用教材。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具体指导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中,(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王老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王老师利用小
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大胆地放手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做到有的放矢,能很好归纳总结,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在此过程中王老师突出强调两点:其一是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注意解方程的格式。突出了这两点,为以后解稍复杂方程做准备。
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几方面:
1、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很合理,并且讲与练时间搭配也很合理。2.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王教师占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刚好相等。并且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教学语言准确、严密;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
然而,这节课上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在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时,教师讲得过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解方程”教学设计
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 王锦怡
(一)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行纸一张
(五)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课件显示:方框)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
教学内容: 解方程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9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
·研究课教案·解 方 程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2、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
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2、结合课文图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4、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努力。......
《解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具体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原理)解比较简......
解方程(教案)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01页例1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解方程的意义。2、学会利用四则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