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勋量子力学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量子力学教案周世勋”。
§1.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宏观物理的机械运动:牛顿力学
电磁现象:麦克斯韦方程
光现象:光的波动理论
热现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重要定律均以发现,理论已相当完善了,以后物理学的任务只是提高实验精度和研究理论的应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1)“紫外灾难”,经典理论得出的瑞利-金斯公式,在高频部分趋无穷。
(2)“以太漂移”,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表明,不存在以太。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前,处于21世纪之处,物理学硕果累累,但也遇到两大困惑:“夸克禁闭”和“对称性破缺”。预示物理学正面临新的挑战。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固体低温下的比热
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半经典)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 一.黑体辐射问题
黑体:一个物体能全部吸收辐射在它上面的电磁波而无反射。
热辐射:任何物体都有热辐射。
当黑体的辐射与周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能量分布:
热力学+特殊假设→维恩公式长波部分不一致
经典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瑞利金斯公式(短波部分完全不一致)二.光电效应
光照在金属上有电子从金属上逸出的现象,这种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规律:
(1)存在临界频率;
(2)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光频率越高,光电子能量越大,光强只影响光电子数目。光强越大,光电子数目越多。
(3)时,光一照上,几乎立刻()观测到光电子。
这些现象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三.原子的线状光谱及原子的稳定性
氢原子谱线频率的巴耳末公式: ,叫波数。
原子光谱为什么不是连续的而是线状光谱?线状光谱产生的机制?
现实世界表明,原子是稳定存在的,但按经典电动力学,原子会崩溃。§1.2 早期的量子论
一.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1.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在1900年10月19日,提出一新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公式),它与实验惊人符合。
h叫普朗克常数焦尔.秒。
2.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物体只能以为单位吸收或发射它,即吸收或发射电磁波只能以“量子”方式进行,每一份能量叫一能量子。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1.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光量子的概念:辐射场是由光量子(光子)组成,即光具有粒子的特性,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波矢 , n表示沿光子运动方向的单位矢量。
2.爱因斯坦公式,叫脱出功,光电效应反映了光具有粒子的特性。
3.康普顿效应
高频率X射线被轻元素中电子散射后,波长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按经典电动力学,电磁波波长散射后波长不变。如将这过程看成光子电子碰撞,康普顿效应可得到圆满解释。
利用能量动量守恒和,可得到康普顿散射公式
康普顿效应也反映了光的粒子特性。
4.光的波粒二象性
牛顿微粒说(发光体发出弹性微粒流)--》爱因斯坦光量子思想
(可解释光的直线前进、反射、折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惠更斯波动说(机械波)――》光的电磁本质(电磁波)
(光的干涉、衍射)(不依靠媒质)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光的本质。光既具有波动性有具有粒子性,这二重性不存在哪个更本质问题。
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半经典半量子的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原子的线状光谱,揭示了原子内部的量子特性。
玻尔原子理论的中心内容:定态假设,频率条件,量子化条件。
1.定态假设
原子内部的运动只可能处于一些不连续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原子在每一个定态下能量分别都有一定的值,原子的能量只允许取量子化的离散值,称为一个个能级。原子处于定态下,原子内的电子运动有加速度,也不会发生辐射导致原子能量改变。
2.频率条件
原子的能量不能任意连续地改变,只能通过从一个定态到另一定态的跃迁而产生跃迁式的改变。原子从一个能量为的定态跃迁到另一能量为的定态时,将发射或吸收频率为的光子。
3.量子化条件
在量子理论中,角动量必须是的整数倍,由此可确定每个能级的能量,再结合频率条件可得到
巴尔末公式。
索末菲将玻尔的量子化条件推广到多自由度情况
q为广义坐标,p为对应的广义动量,n为正整数,称为量子数。
玻尔的理论是把微观粒子看成经典力学中的质点,把经典力学的规律用在微观粒子中,然后加了些量子化条件,它有局限性。对复杂原子(氦)遇到困难,另外还无法解释谱线强度,量子力学就是在克服这些困难和局限性中发展起来的。玻尔提出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原子能量的量子化、量子跃迁、频率条件等)还是正确的。
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是旧量子论的奠基者。旧量子论正确表达了部分客观事实,揭示了部分微观客体的内在联系,并为新量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旧量子论并没抛弃经典理论,只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加上一些量子化条件,因而是半经典半量子的理论,因而有局限性。
§1.3 量子力学的建立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年德布罗意在光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这种与粒子相联系的波叫德布罗意波。波的频率和波长与粒子的能量和动量通过德布罗意公式联系起来。
2.验证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
(1)戴维孙――革末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注正入射到镍单晶上,散射电子束的强度随散射角而改变,当散射角取某些确定值时,强度有最大值,这与X射线的衍射现象相同,这充分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2)电子双缝衍射
光通过两个窄缝时,会出现衍射条纹,这是光具有波动性的体现。将光源换成电子源,会出现同样的衍射条纹,这是电子具有波动性的又一例证。
二.量子力学的建立量子力学是在1923-1927年建立起来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几乎同时提出,它们是完全等价的,是同一力学规律的两种不同描述。波动力学来源于德布罗意物质波的思想,薛定谔进一步推广了物质波的概念,找到了一个量子体系物质波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它是波动力学的核心。它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两大进展。以薛定谔方程为核心的量子力学属于非相对论量子力学。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只能解决微观低速问题,电子的自旋是作为假设引入的。1928年狄拉克建立了电子的相对论波动方程,这个理论适用于电子速度接近光速的情况,电子的自旋自然包含了进去。但这个理论不能处理多电子体系。
在高能情况下,粒子会发生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量子场论。
第一章 绪论内容小结
1. 经典物理的困难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线系 2. 旧量子论
普朗克能量子论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的规律 爱因斯坦公式
光子能量动量关系
玻尔的原子理论
定态的假设, 频率条件 , 量子化条件
3.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
戴维孙,革末等人的电子衍射实验验证了德布罗意关系 4. 量子力学的建立
物质波——>薛定谔方程——>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 ——>量子场论
§6.1 电子自旋的实验根据及自旋的特点一. 实验事实1. 斯特恩(stern)-革拉赫(Gerlach)实验:现象:K射出的处于S态的氢原子束通过狭缝BB和不均匀磁场,最后射到照相片PP上,实验结果是照......
个人年终总结2003车世勋走进电子信息工程系,一眨眼已有半年时光了。在这个汇集众多强有力对手的集体中,相对于过往的高中生活,一切都是新面孔,新生活。其中充满新体验,心思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吴世勋生日说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吴世勋生日说说吴世勋(Oh Se Hun)1994年4月12日出生于韩国首尔特别市,韩国12人男子流行演唱组合EXO/EXO-K成员,韩国男歌手、演员。下面,语文迷小编为您带来吴世勋生日说说,希望......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2011-2012学年度工作计划周世敬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2011-2012学年度工作计划 换届选举九月中旬,初步确定各部门核心干部,确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