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察物体二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听音乐,做舞蹈。
(2)用左、右做游戏,如摸左耳,如听到摸左耳,学生摸右耳。1.出示照片:人物背面,介绍给小朋友,猜猜她是谁? 录像播放(镜头由人物背面转向正面进行验证。)(1)你看到的是背面,那是怎么猜出来是谁的呢? 师:你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出张老师。(2)你们桌面上的朋友是谁呢? 生:小熊维尼。
悄悄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你告诉它什么? 生:维尼熊,我坐在你的前面,我能看到你的眼睛。
(3)从你的这个位置上看到的维尼是什么样的?你观察到它的什么?组内互说。课件:仔细看,大胆说。
你坐在维尼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汇报:
生:维尼熊,我坐在你的背面,看见了你的小屁股……
(4)左、右同学、前、后同学互换位置,再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坐在维尼熊的左边,看见了左眼睛、左屁股、左耳朵。
采访坐在前面和后面的同学,你现在看到的维尼熊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生1:完全不同,我坐在前面能看到动人的小眼睛,大大的圆肚皮…… 再采访坐在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生两种意见,一样或不一样。
生1:坐在右边看到右脑勺、右耳,坐在左边看到左脑勺、左耳。师请生站在玩具的左、右两边,再观察。
生1:因为左边和右边是反义词。生2:不一样,因为左边和右边不一样。生3:不一样,因为左边和右边不在一边。师:很好,把掌声送给她。从左边看到的是?
生:左耳、左眼、左腿、左膀子。从右边看到的是?
生:右耳、右眼、右腿、右膀子。
2.如果能从每个面看到小熊,怎样做?组内讨论。屏幕出现:怎样才能看到维尼熊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 汇报:生1:把小熊转一转。
生2:两种办法,把小熊转一转。还有一种是等我们长高,我们就能看到它的四面八方了。(师让生站在凳上看一看,只能看到熊头)
生3:四人换座位(请生演示)。
组内商量选定一种方法,然后从前、后、左、右四个面观察小熊。汇报:你们从四个面看到的小熊一样吗? 生:不一样。3.我是小小摄影师
(1)今天我们观察小熊也就是在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如果想让听课老师看到小熊的四个面,怎么办?(拍照片)活动:给小熊拍照,每小组用相机拍四张照片。
(2)用电脑展示学生拍摄作品,说出分别是从哪一面拍的。展示:左边照片,想一想小组内谁能拍到这张照片? 这组照片拍的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你们拍的是同一只小熊,为什么拍到的模样不一样? 生1:方向不同。
生2:前面有鼻子,后面没有。生3:因为我们坐在小熊的四个面。
师:因为我们站在小熊的不同位置,所以拍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3)活动:提供四个不同位置的小熊照片,教师任选一张,请学生根据照片找到位置。顺序:前面、左边、右边、后面。
第四张之前,学生已都站在后面。师:为什么?(生:肯定是那张大的)4.秋游(1)观察汽车
课件:画面出现汽车驶到游乐园(动画演示同时,学生按老师要求伴随声音舞蹈)。图片:三人分别站在汽车前、后、左侧观察汽车,他们看到的汽车一样吗?为什么? 生: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请生在书上连线,课件连线核对。
(2)小明给许多同学拍了照片,他是分别从哪边拍的? 课件出现从四个角度拍到的照片,请学生说。(3)观察茶壶
课件出现:画面1:四人分坐在壶的四个角度,下方显示茶壶的照片,请生说是谁看的? 画面2:壶的上面、下面图片,这是谁在哪面看到的?请生用壶演示怎么看到的。5.小结:今天我们观察了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7----71页。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教材说明: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进一步巩固和区别这些图形。 2.进一步培养初步的观察......
第六单元:走进商场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正确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面的图形。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难点:从侧面观察圆......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7至79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