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科简便计算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连除简便计算四教案”。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课
题: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乘除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注意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共 5课时,第5、6 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3 月 21 日
一、情境引入
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2)1035-(497+235)(1)1035-497-203 1035-203-497(2)1035-(497+203)
二、新授
1、板书:1035-235-497 1035-(497+235)1035-497-203 1035-(497+203)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3、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4、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5、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 6 练习:例题1(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2)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3)拓展提高。
三、巩固练习:
1、P39/做一做1、22、简算:(1)1245-(245+673(2)1275-(164+36)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3)480-82-18(4)673-84-71-45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业布置:P41/2—4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234-34-66 =134(页)=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第2课时,3 月 22 日
一、复习引入
感知“凑整”
1、把上下两行中两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36 1597
263
317
283
164
4032、出示三个算式。
72+39+28
72+(38+28)
(72+28)+39(1)观察、比较。你更喜欢计算哪个算式?为什么?
(2)说明:“凑整”能使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个思想来研究减法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3、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新授
1.观察图
(一)中的条件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
(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2.观察图
(二)的条件问题。小组讨论。汇报。
三、巩固应用
优化算法
1、我会填。
513-76-24=513○(□+□)
1048-161-39=1048-(□○□)
2、我能更快计算。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1184-68-42
5347一347一972
3576-133-67
1054-13-54 思考:注意观察数据特征,怎样简便怎样算。
3、试一试,我能行。
(1)2864-37一42一21(2)3862一319一182一481一2184、我来当小医生。
(1)276-76+24=276-(76+24)
()(2)25+5-25+5=0
()(3)384-(84+29)=384-84+29
()(4)78+19-22=78+22-19
()
四、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P42/5—7 板书设计:
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
第3课时,3 月 25 日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寻找规律
(1)出示例题3,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2)组织回报。学生可能有两种解法。
(3)提出问题: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4)验证
(5)引导总结,归纳规律。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a÷b÷c=a÷(b×c)(6)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7)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2、运用规律,深化理解。
(1)P43做一做(2)练习: 填空:
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简便计算:
(5)81÷3÷3(6)210÷(7×6)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作业布置:P47(6)板书设计:
连除的简便计算
例
3、每棵树苗多少钱? 方法一: 方法二:
1250÷25÷5 1250÷(25×5)=50 ÷5 =1250÷125 =10 =10
1250÷25÷5=1250÷(25×5)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c)
第4课时,3 月 26 日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出示问题: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②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2)讨论:问题①包含在问题②里面,因此重点解决问题②③④。剩下的⑤⑥最后解决。
(3)提出问题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3、自主解决。(1)独立计算。(2)展示算法。(3)交流、比较。
①你喜欢哪种算法?哪种更简便?
②除了用拆分成两个因数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探讨另一种算法。
(1)看书了解其他算法。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2)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算?(3)交流,小结。(4)举一反三尝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独立解决问题④(32×25)。
(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算更快?(3)试着继续解决其他的问题。
(4)小结:在乘法中,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拆分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也可以用先扩大再缩小的方法,达到简算的目的。
四、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1、我能解决。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简算下面各题。
(1)234×25×4(2)37×2×125×25×5×4×8(3)125×32×2×25×53、合作学习:我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105×3)×(45÷3)=(18×2)×(24÷2)=(105÷5)×(45×5)=
4、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很快算出4444×25的得数吗? 作业布置:针对性练习1张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12×25 12×25 =(3×4)×25 =12×100÷4 =3×(×)= ÷ =3× = =
第5课时,3 月 27 日
一、情境引入
1、观察主题图。(1)了解情境。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提出问题:科考队实际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二、自主解决
1、思考:实际考察的时间从几月几日开始,到几月几日结束?这中间包含哪几段时间?
2、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1)汇报计算方法。(2)交流计算方法。(3)辨析、比较。
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独立解决问题。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①从主题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试着独立解答。
②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拓展
1、小结。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2、练习。课本46页练习八第4题。
(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106×25=25×106 5×17×4=5×4×17 13×3×2=13×(3×2)25×8×4=8×(25×4)4×6×5×8=(4×8)×(6×5)小结:乘法中有哪些运算定律?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98+265+202 273—73—27 250×13×4 3200÷4÷5 88×125 99×38+38 17×23—23×7 72×125
辨析:说一说每一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3、图形数学迷活动(47页思考题)。根据时间可以延伸到课外。作业布置:练习八第6题、练习册 板书设计:
乘加的简便计算
①31+30+31+30+26
②31×2+30×2+26
③30×4+2+26 =(31+30)×2+26
= 62+60+26
=120+2+26
=61×2+26
=122+26
=122+26 =122+26
=148
=148 =148
④31×4—2+26
⑤31×3+30×2—5
⑥7×21+1
=124—2+26
= 93+60—5
=147+1
=122+26
=153—5
=148(天)
=148(天)
=148(天)
第5课时,3 月 27 日
一、创设情境
1、谈话。
师生交流平时常吃的菜肴和比较喜欢的菜肴。
2、创设情境。
(1)出示学校食堂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午餐菜谱,你最喜欢吃哪道菜?
(2)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从这些菜中选出最喜欢的三道菜为自己搭配一套午餐。
二、探索新知
1、自主配餐。
(1)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搭配一份菜谱。(2)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教师相机选择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
坦洲镇七村小学教案页
同桌计算三种营养菜谱的热量和含脂肪量。① 师生交流。“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② 汇报结果。A符合标准,B脂肪超标,C热量不达标。(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P48)交流:①了解学校食堂提供的10道菜谱的营养含量。②从营养含量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计算调整。
①利用菜谱的营养含量表,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算一算黑板上的三道菜热量总和和脂肪总和分别是多少?
②提出问题: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
③利用这个方法判断自己设计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适当调整。④汇报交流:学生将调整菜谱的方法及调整后的菜谱在小组内交流。⑤讨论:热量不够或脂肪超标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三、实践运用
1、小组合作:你能搭配多少种营养午餐?(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
2、分组讨论。(教师可巡视班级,检查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并相应调整课堂计划)
3、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晕素搭配,营养均衡。
四、调查统计
1、展示全班同学搭配的所有方案。
2、统计全班同学最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
(1)分发调查问卷,每个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5种方案。
(2)运用统计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5种方案,并制成统计表。(3)根据统计表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教师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给学生以启示。)
五、深化运用
1、了解班上一些人,如:肥胖儿童、偏瘦儿童、运动员的饮食情况。
2、提出问题:如果要为他们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运用科学营养配餐的原则为这三种人群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
4、汇报交流。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更多的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知识,为自己搭配更为丰富的营养午餐。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简便计算》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
简便计算教案简便计算教案《简便计算》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2、培养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简便计算》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目标(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简便计算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