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案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成都七中教案”。
一、成都概况
“锦城” “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 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 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 “五城区”。其余的统称 “市郊县”。
二、成都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己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
三、少数民族----彝族、藏族、羌族介绍
四川也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人口在义仍以上的民族有汉、彝、藏、羌、回、蒙古、傈僳、满等十三个。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个人口最多的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约570多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彝族
四川彝族自称”诺苏“。居住在云南、贵州的彝族还有许多角称和他称。建国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分为东、西、南、北、东南和中部六个方言区。四川彝语属北部方言,是彝族最大的方言区。彝文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汉文史书上称为“爨文”、“韪文”、“倮文”等。
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认为自然界中的山、水、石、风雨、雷电等都有神灵,能嫁祸或赐福于人,人们的生、死、病、痛是因为有鬼作祟。对祖先的崇拜主要表现在替父母辈设置灵牌和举行隆重的送灵仪式。彝族认为祖先死后灵魂照样存在,可以给活人以祸福,因此要加以崇拜,祈求降福子孙。
藏族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之一。自称”博“ 或 ”博巴“,因居住地区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如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的称 ”康巴“,四川西北部和甘肃、青海牧区的称”安多娃“,四川阿坝州南部和甘孜州东部某些农区的自称 ”哥邻“或 ”嘉戎哇“。四川藏族共有108.8万人,主肴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此外,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盐源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百棉县和绵阳地区的平武县等地也有少数藏族。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它有宁玛(红教)、举(白教)、萨迦(花教)、格鲁(黄教)四大教派。佛教传入前,藏族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崇信多神的原始宗教”本“教。藏传佛教实行*转世制度,*喇嘛和*额尔德尼是格鲁(黄教)教派的两大*转世系统。
羌族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历史中悠久的民族之一,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共有19.83万人。羌族人口集中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沿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县及绵阳市的北川县等。羌族聚居区与汉、藏区相邻,羌族以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这些建筑包括碉楼、住房、索桥以及掘井、筑堰等。
三、四川为什么叫做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列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 ”天府之国“了。
四、成都的特产
1、茶叶:蒙顶茶、峨眉山茶、青城茶。
2、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绵竹剑南春、全兴大曲、古蔺郎酒。
3、中药材闻名全国,4、漆器
四川是著名的生漆产区,四川漆器是著名的工艺品。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漆器已具有不裂口、不变形、光泽明亮、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这在出土文物中已得到充分证实。
5、蜀绣
又称“川绣”,产于四川成都。
6、蜀锦
四川以前为古蜀国,“蜀”即蚕桑,生产彩锦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汉时,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已行销中原。到了唐代,蜀铁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各国,通过海运外销日本。蜀锦质地紧密坚韧,色调艳丽。图案纹饰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深受国内外人民欢迎
7、竹编、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是以精细彩色或素色的竹丝,均匀地编贴于洁白的瓷上,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现代又有不少陶胎、漆胎、玻胎、木胎、楠竹胎、竹压胎和无胎竹编问世,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实用工艺品。
8、金银制品
成都金银制品悠久,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金银器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9、成都“二荆条”
10、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由郫县人陈守信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愈三百年历史。其用料考究,以传统工艺精酿发酵而成。色红褐、油润,瓣酥脆,酱酯香浓郁,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被誉为“川菜之魂”。
四、成都文化
1、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皮黄)、弹戏和四川原有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称“川剧”。成都和重庆,为川剧两大演出中心。
2、客家情歌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是中国南方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硕大而珍贵的钻石。深沉的情思大胆的披露,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
3、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 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 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 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 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4、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 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 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 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 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 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6、学三年跟三年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 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 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7、办出师酒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 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 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 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
五、成都小吃
1、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
2、红油抄手乃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以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此种小吃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称呼,馄饨在全国各地均有制作,红油抄手是最为著名的品种之一。
3、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4、夫妻肺片
相传在30年代,成都郭朝华夫妻沿街设摊出售肺片为业,因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而为群众所喜食,“夫妻肺片”因此得名。以后发展为设店经营,用料以肉、心、舌、肚、头、皮等代替最初的肺,质量更为提高,已成为四川的著名菜肴之一。
四、成都旅游 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成都市西,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宫内保存着教道主要典籍《道教辑要》为全国仅有。
大邑西岭雪山
镶嵌在 ”天府之国“的西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5364米。金沙遗址概述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宝光寺
两旁立迦叶、阿难尊者,雕塑工艺精湛。殿悬一副脍炙人品聊云:”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文殊院
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占地90余亩,初建于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明朝末年,该寺毁于战火,康熙年间,慈笃禅是由在废墟中结茅打坐,诵经修持,于禅定中出现红光,化出文殊菩萨形象,谓其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改名为文殊院。王建墓
王建墓即永陵,坐落于成都市中区繁华大街抚琴东路,为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
望丛祠
望丛祠位于郫县城南,距成都市20公里。为古代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的祀祠。郫县古为蜀都,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开明为民治水。二帝遗爱于民,后人尊祀。原而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建望丛祠。此后各代均有修葺。1985年扩建后,望丛祠占地面积为5.5万平方米,望帝陵高15米,丛帝陵高12米。祠内楼亭池榭错落起伏,遍种翠柏,枝繁叶茂。每年清明前后举行赛歌会,起源于“杜鹃啼血”的故事。祠前门屏墙上镶嵌有刻石《望丛祠》三个大字,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辛手书。
六、武侯祠 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1、简介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遍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进二门,见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字体行草,笔力遒劲,龙飞凤舞,书法艺术价值极高。
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
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睁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含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
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 “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凤仪。
出诸葛亮殿,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七、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诗人在草堂内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草堂简介
正门匾额 “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步人正门后可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 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叶剑英元帅撰书的对联 “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宗薄斗牛。”意思是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斗牛指天上的星宿)。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 “诗史”,建筑以此为名。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工部祠
是纪念建筑的最后一个庭院。只见三幢建筑呈“品”字排列,“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西为“恰受航轩”,取自杜诗 “野航恰受两三人”;东为“水竹居”,也取自杜诗 “懒性从来水竹居”。这令人怀想到诗人在此居住时的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工部祠内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遍,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 “茅屋景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都江堰
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序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二 王 庙
二王庙座落于玉垒山麓,是纪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字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 “望帝祠”于郫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来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二王庙的建筑有五大特点:一是占地少,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筑密度高,达到60%;三是不强调中轴对称,这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令人赏心悦目。安澜桥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
鱼 咀
鱼咀是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部分。站在鱼咀的坝口,看岷江迎面而来,经鱼咀一隔分为两股,即外江和内江。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这堰修在离堆之侧,是一道低坝,堰顶距河床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内江泄洪排沙。
宝瓶□
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进水量饱和(约700立方米/秒)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
七、青城山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厂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来的专家充分肯定。
建福宫,在丈人蜂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
2、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 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3、天师洞
始建于隋朝(公元605—618年)。古名常道观、距建福宫约4里,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诲拔高度1000米。背后为第三混元顶,峭壁如五彩画展,左接青龙岗,右连里虎塘,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万树凝姻罩峰奇。古观靠山处有一洞窟,传说是张陵天师结茅居住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人都叫这儿为“天师洞”。
4、青城山后山
青城后山的宫观香火虽无前山之盛,而清幽洁净则更胜一筹,在“一山幽意论平分”之说,自然风光迷人。沿山道面行,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忽而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忽而村落群山环抱,绿草如茵。
《成都小吃》教案教学内容:《生活适应》学科为我校培智教育“双适”课程中的基础性学科,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开展自编课程的教学。本课《成都小吃》为“成都我的家”主题下的第......
成都崛起汽车产业新高地从“私车第三城”,到“赛车第二城”,成都正迈向汽车研发制造贸易高地,全力构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成都国际汽车城 Go west,到西部去,到成......
成都小车年审新规定(精选12篇)由网友“不高兴的小脑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成都小车年审新规定,欢迎大家分享。篇1:成都小车年审新规定 委托他人代办的,除带上身......
成都限行新规定(精选9篇)由网友“只有我在挨揍”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都限行新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1:成都限行新规定 成都将根据重污......
个人资信证明成都银行支行:兹证明(先生/女士)是我单位(全职/兼职)员工,已在我单位工作年,现任职务;身份证号码为;固定年工资人民币(大写)(1)____元;奖金、红利等其他收入全年合计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