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与立意教案(修改后教师版)_立意与选材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6 23:58: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选材与立意教案(修改后教师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立意与选材教案”。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教学目标:

1、明确作文立意和选材的基本要求。

立意的要求:明确、集中、有新意。选材的基本要求:真、新、小、、实、深。

2、主要以“______,我的最爱”为例,在小组合作探研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表达对例文立意、选材的想法。

3、通过练习,使学生打破常规思路,写出新颖、丰富、符合要求的作文。

立意

1、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中心思想)2.立意有什么要求:明确、集中、积极、有意义

3、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呢?

第一:打破常规,逆向立意

要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有时候还得妙用逆向思维,人家这样说,我偏那样讲,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更容易受到瞩目。

例文:

寒冷,我的最爱

在这寂寥寒冷的日子里,太阳已好几天没有露面,行走在这冷风横行的世界,连内心也灌满无奈。我讨厌寒冷,真的。

回到家里,一股暖意跟我撞了一个满怀,妈妈温暖的微笑轻拥着我,好舒服。爸爸见我回来了也笑吟吟地帮我取下了书包,来到饭桌前,看到妈妈精心煮来的食物,心中一阵温暖。在这如此寒冷的冬天烧菜做饭一定很冷吧?感动侵入我的心田。

„„

如今,我站在这被冬日包裹的天地间,寒气调皮地钻入我的身体,我却如此的幸福。寒冷使母亲的爱绽放光彩;寒冷,使母亲的爱温暖如春;寒冷,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

寒冷,我的最爱。

类似的还有: 对手,我的最爱

唠叨,我的最爱

苦难,我的最爱

平凡的小草,我的最爱

第二:多角度,多侧面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要学会从多侧面分析材料的意义,从材料新的侧面去立意。多个材料可以表现同一个中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往往又会得出不同的中心思想。这就提示我们:遇到或选取一个材料后,要注意从多侧面去分析材料的意义,从正面想想,从反面想想,尤其要重视联系当前实际,从新的侧面去开掘材料的意义,然后通过反复比较、选择,进而确立出富有新意的中心思想。练习1: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 , 大家看看好不好?

题目:《送别》

学生 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心。

学生 B :我的一人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

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 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

我的教育。

学生 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

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 E :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

A:的答案不太正确,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B 的答案正确但是太普通,多数人会这样写;C 的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 的答案很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E 的答案虽平常,但是写得好容易打动人心。

练习:2:有这样一个材料:“我”和小妹在家里画画玩,为了争用一支颜色笔吵了起来,妈妈回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顿。从正面想想,“我”很气愤,恨妈妈;从反面想想,你想到了还可以怎样立意?

“我”又很惭愧,应该谦让小妹。

练习3:一位老爷爷退休之后,仍坚持为邻居做事。从这个材料中提炼为“助人为乐”当然可以,但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立意呢?

如果从“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或“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角度去提炼,就显得很有新意。

练习4:若以《周杰伦,我的最爱》为题,你会选取什么角度立意?

可以爱他的歌曲、歌声、才华或桀骜不驯的酷相,但若因他血泪的奋斗史,而爱上他的倔强和执着,就更显新意了。

选材

1、什么是选材?

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和书本中积累材料、作文时又能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2、怎样选材和剪裁呢?

以这个题目为例来谈选材:

请以“_______,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蜘蛛侠„„(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一: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

家庭:人或物

学校:同学(朋友)、老师、校园、校运会 社会:时事新闻、各行各业、所见所闻

自然:四季、大海、蓝天、星空、花草树木、风云雨雪 自身:兴趣爱好(电脑、书籍、篮球等)

人生态度(奋斗、自信、微笑等)例:

米饭,我的最爱 小小的本子,我的最爱 校园的早晨,我的最爱 家,我的最爱 308寝室,我的最爱 沉思,我的最爱

第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定要突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情感体验,避免趋同,力争求异。例文1:

妈妈的粥,我的最爱

“妈妈,这粥好香啊!”这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句话。妈妈的粥很普通,可其中飘着一阵阵清香,是任何东西不可替代的。

迈入了初中的大门,我开始过着寄宿生活,不能每天都尝到妈妈的粥了,这真是一大遗憾。于是,每个周末回到家,我一定会撒着娇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喝粥!”每逢这时,妈妈便嗔怪我:“你这个小馋猫!”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在厨房,亲眼目睹着这一切——妈妈在认认真真地为我做着香甜的粥。每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每一粒米,里面都包含着妈妈的心血。妈妈是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来为我做这碗粥啊!只见她弯下身来,认真地淘米加水,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事业。偶一抬头,我望见妈妈额头的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一个小时过去了,粥熬好了!掀开锅盖,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和妈妈相视一笑,坐下来,捧起了一碗热乎乎的粥。我拿着汤勺,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这碗粥,那股清香由嘴里渗到心中,往事一幕幕像电影般在我脑海中播放。

记得那次,我生病了,躺在病床上,妈妈日夜的在床边守护着我。一觉醒来后,我看到妈妈捧着一碗清香四溢的粥,正慈爱地看着我。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那是阳光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细雨对小草的滋润。“感觉好些了吗?哪里还不舒服?一定觉得饿了吧。来,喝碗粥吧”,妈妈满眼怜爱地说。我此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头钻进了妈妈的怀里轻轻地抽

泣着。妈妈看我这样有些担心,“哪里不舒服啊,乖女儿?怎么了?”我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真的好温暖……

“想什么呢?再不喝粥可就凉了。”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细细地品味着我最爱的粥,它真的好香好甜。

“妈妈,下周还要给我熬粥哦!”

“那是一定的!” 点评:

第三:以小见大

涵盖范围过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要写深写透很难,只能泛泛而谈,所以选择的切入点要小,避免空泛、笼统。

通过人、事、物、景的外表,进行深入挖掘,来发现内在的东西。好文章不应当就事论事,而应当另辟新境,升华主题,做到小中见大,由浅入深,将整个文章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例文:

门前的小路,我的最爱

有人爱城市的大路,因为它干净、宽广;有人爱林间弯弯曲曲的小路,因为它充满新奇;可我只爱儿时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在别人眼中可能它只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可在我眼中,那是通向我成长的桥,包含着温暖和辛劳!

春天,走出小院: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小草虽不怎么惹眼,但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也来到外面晒晒阳光。母亲放下孩子,想让他学走路,看着孩子摇摇晃晃地走着,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那时,妈妈一定也抱着胖嘟嘟的我,在这条小路上教我学步。我一次次地跌倒,她一次次地把我扶起,那一定比做任何事情都艰辛„„

长大些,我背上了小书包,爸爸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起来,给我做饭,送我去上学。清早,爸爸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缓缓地行驶着。朝阳把第一缕光洒在路上,自行车在这坑凸不平的路上不停地颠簸着。阳光下,爸爸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我靠在爸爸的背上,那么温暖。爸爸曾对我和弟弟说,“父母送孩子的路能抵上万里长城。”我看着地上的路,渐渐地,它好像真的变成了连绵不断、起伏不平的长城„„

后来,爸爸妈妈工作变得繁忙了,我常常独自一人回家。我在小路上忐忑地走着,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四周好静呀,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微风吹过,小路仿佛告诉我:别怕,孩子,我会陪伴着你,教给你坚强。此时,爸爸妈妈仍在为生活奔波。爸爸妈妈,请你们别担心,我已学会独自飞翔„„

就这样,我在小路的陪伴下慢慢长大了。这条路不仅承载着我的快乐与成长,更多的是父母的劳累和艰辛。

现在,小院已经被拆了,一堆堆废墟下面压着我最爱的小路„„

点评:

又如:《绿叶,我的最爱》——可以引申出“奉献精神”

《故乡的小河,我的最爱》——可以引申出“时间、回忆、奋进”

第四: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第五: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那么,好的材料从哪里来?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

指正错误:

从选材的角度说说这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

家庭充满爱

家,避风的港湾。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她——家。家是母亲,用温柔的手抚摸着你,用深情的眼光凝视着你。家使你奋发向上,家使你高兴,也使你忧伤。

家就像一只五味瓶,充满了各种滋味。我的家小而不和平,家里有六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弟弟和我。

我的弟弟人小鬼大,我从不让他,他也从来不饶我,有时会为了一根线或一根树枝而打起来。

小时候,我喜欢织纸篮子,然后在蚊帐的四角挂上。有时打开窗户,一阵风吹过,纸篮子迎风飞舞,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这是我最喜欢看的景观。有一次,我正在看“鸟儿”,弟弟跑过来看着我这痴呆呆的模样,说:“糟了,你傻了还是呆了?可别吓我呀!”要是你看见我,也许会觉得我真的傻了呆了。我眼睛一动也不动,嘴里还在流口水呢!可是叫我怎能咽下这口气?“呆你个头呀,你才呆了呢!”我用眼睛狠狠的盯着他,希望他会怕我。“呀,还凶呢!瞪着你的大眼干啥?以为我会怕你?”“你怎么着?想打架怎么的?”我吼道。

“唰……”我的“篮子”被他一把撕了。“你赔我的小篮子!”我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因为他撕的是我织得最好的一个。

“哈哈哈哈……”弟弟大笑起来。“怎么样?怕我不敢撕吧?”看着他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更加生气了。

“我告诉妈去。”我呜咽着。

“怎么了?是不是弟弟把你打了?”妈问我,我点了点头,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打弟弟,也没有打我,她把弟弟叫在一边,说了半天,后来弟弟向我认了错。再后来我和弟弟也没有发生“战争”了。

明确:所写之事是 “我”与弟弟之间的矛盾——弟弟调皮,撕毁了“我”的纸篮子,我很生气(主要材料);最后妈妈出面“说了半天”(简要交待)。本文既没有写出“我”与弟弟的姐弟之情,也没写出妈妈对我们俩的关爱,不能表现“家庭的爱”,犯了选材不当的毛病。

赏析美文:

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

夕阳的一缕余辉斜射在墙上,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映出点点淡红,真美!

家中静静的,家人的心被爷爷的病情牵着,脸上笼着一丝愁云。

突然听到爷爷房中有轻微的响声,紧接着是穿鞋下地的声音。我忙跑进房里,是爷爷!都几个星期没起床的爷爷今天怎么……我满脸疑惑,忙去搀爷爷。刚走几步,就听到妈妈房中也有了轻轻的响声(奶奶因中风搬到隔壁妈妈房中)。爷爷一点点也移动脚步,手扶着墙。奶奶在妈妈的搀扶下也挪动着步子,慢慢地向爷爷这边走来,只见爷保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眼角的皱纹像鱼尾似的向两边舒展开来,两脚移动得更快了,无奈力不从心,身子向前一倾,差点摔倒,我一把搀住,爷爷脱开我的手,扶着墙喘着气,仍不停地向前挪动着脚步。奶奶苍白的头发已稀疏无几,中了风的身子也在颤抖着,她望着爷爷,眼里噙着泪花,嘴唇在不停地微微颤抖着,轻声念着:“老头子,老头子……”奶奶双手用力向前伸着,爷爷也伸出那双苍老的饱经风霜的手,依旧挪着步子。

近了,更近了……两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此时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一世的深情都浸在这牵手之中。妈妈背过身拭去了泪水,我也泪流满面。

微风中,夕阳余辉映照下的墙壁更加美丽。爷爷和奶奶只是紧握着手,任泪水在流淌。远处飘来清晰的歌声:“因为牵了手,来世还要一起走……”

爷爷和奶奶就这样站着,似两尊亘古的雕像。他们牵着手度过艰苦的岁月,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一直到白头。夕阳无限好,尽管近黄昏。

析: 文章没有具体曲折的情节,只是摄取了一个夕阳下两位老人牵手的场面,却写得情真意深,催人泪下。这主要取决于作者感情的共鸣和独到的构思。“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一直到白头”的病中老夫妻,放心不下的仍是老伴儿的病情,于是不约而同地步进夕阳余辉,将一世的真情和对来世的希冀定格在无声的牵手之中。细节的着力渲染,景物的情感渗透,人物的侧面烘托,使作者的“发现”具有更为深沉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中只有融入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课后训练:

将“______________,我的最爱”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立意与选材作文教案

立意与选材作文教案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第一课时(一)导入:给同学们讲文苑拾趣:王安石撕搞的故事,引发学生讨论:王安石为什么......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

记叙文的选材立意教案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邹晓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分析能力。 2.理解什么是记叙文中的立意与选材。 【能力目标】学会将立意与选材相结合创......

“作文选材与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作文选材与立意”教学设计教师 杨兴利年级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主题,且如何来为文章确立一个新颖、深刻的主题。重点、难点: 怎样从材料中提炼出新颖、......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马新平记叙文,是以叙事、记人、写景或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的特点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具体叙述和细致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使读......

下载选材与立意教案(修改后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选材与立意教案(修改后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