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_传统文化在我心中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9 04:19: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在我心中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

江苏·金湖 林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三、字词积累:(略)

四、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理清思路: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提问: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五、文本研习:

1、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4节)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8-9节)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传统文化 —— 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5-8节)

文化传统 —— 惰性(11节)

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大的篇幅来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因为作者的意图(中心论题)就是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读者能够正确的看待传统。

4、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的看待传统呢?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财富和包袱”部分。

“财富和包袱”即传统的两重属性,财富——泽被后世,包袱——惰性力量。分析第17段服装和文物的比喻,得出结论传统是财富但财富不在于它的惰性;传统也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是时装,所以我们应辨证的去认识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与千里之外。

(分析第17段的过程中解决传统为什么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出文中运用了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句子、段落,加以讨论分析)

问题探讨:

问题: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六、课文总结:

1、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选诣颇深。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选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段。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文章在使用修辞手法,援引事例时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这使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2、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文章用词严谨,体现了其论证的严密性,譬如第4、6段中的“一般说来”“大体说来”的使用,就排除了以特殊情'况来推翻作者观点的可能性,使论证无懈可击。

3、文章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中指出:“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请结合当前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歌曲,超级女声„„作一分析。

①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夸理的东西。

②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幼稚,肯定有其不成熟的地方。

新事物的产生与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是合理的。

④我们不能盲目“追风”,因为流行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不一定适合于你。正像

赫尔岑所讲:“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吗?”

【拓展练笔: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作文。】 【后记】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课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执教王平原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学会写内容提要;3.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文化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黄家帅110900915微电子系 09电子二班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合,文化亦是亭台楼榭、音画歌赋,文化的概念极宽泛而又极细小;文化又是个动态概念,在交流中......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