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案郑小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城北学校课改教案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案(1)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图上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中的五种基本形态的特点。(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点。(6)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坡面图。
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收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价 值 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二.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
1、教师:(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等高线与地形图”。
自主探究:自学教材,思考一下概念:①绝对高度;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1、什么是海拔?并指认甲、乙两点的海拔高度。
2、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
3、什么是相对高度?并指认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
4、(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及其海拔示意图)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大本营海拔高度是6600米,珠峰海拔8844米,问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口算:2244米)这就是登山者要攀登的高度。
5、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们勇攀珠峰?(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实现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自主探究
1、什么是等高线?
教师展示山体模型,理解: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闭合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课件展示)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与坡面图的对应关系、铺助线的使用规则、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出示类似山体的实体(红薯),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切割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
(2)再请一个同学协助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实体的等高线地形图,标出海拔高度值(假设)。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坡面图:①首先根据实体坡坡面图的等高距。②绘制坡面线
③学生观察分析:坡面线与等高线相交就会引一条铺助线,并且高度值一一对应。
④将坡面图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⑤设置错误,学生纠错。重点提醒:由于山顶还有一部分不够一个等高距,切记不能犯类似错误,画成平头山顶。合作深究: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在黑板上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点A和点B,估算这两点的高程。(如果难以理解,可以作铺助线,将点对应到坡面图,即可估算出这个点的高程。)2.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思考等高线有何特点?
展示精究:在讨论之后,小组代表起立展示讨论结果,若不完善,先由小组成员补充,再由其他小组补充。总结提高: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强调重点、疑难点,结合多媒体完成练习。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在图上判断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4)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
等高线教案一、【教学构思】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
怎么看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 1. 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
1.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10分)(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B、C、D、F、(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流向。 (3)甲、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