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 10《项链》教案 鲁教版必修2_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9 00:52: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 4 10《项链》教案 鲁教版必修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3.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套中人》相关常识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2.播放课文相关视频片断,引起学生兴趣。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4.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她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并为此去努力,结果不切实际的追求使她放弃了对梦幻生活的痴想,并为此花费了10年的心血与青春。

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叙写,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从借项链、丢项链、到赔项链,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从社会根源和个人因素两方面提示造成她不幸的原因。

小说那意想不到的结局──项链是假的──把故事推向高潮,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三、合作探究

1.玛蒂尔德的性格是怎样的?

明确:其性格是渐变的,玛蒂尔德性格形成过程,也正是她的心理变化过程。起初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最后善良、诚实、质朴,坚韧、忍耐和能吃苦,并懂得了真爱。

2.作者是如何看待玛蒂尔德的?你们怎么看?(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什么警示? 明确:个人原因──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不满现状; 社会原因──以金钱和地位为追求目的的社会风气的深刻影响。(学生讨论,教师引导。)4.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

明确: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示人物的内心和他的动机。(选择相关重点语段师生共赏。)5.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 明确:独具匠心,出人意料,情理之中。(1)为了突出悲剧性,作者特意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经历,从波澜起伏和对比反衬中,求得强烈的戏剧性的艺术效果。起先,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经使她陷入了绝望的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又打开了希望之门。玛蒂尔德时来运转,步入顺利的境遇。她为参加舞会而碰到的两大难题──舞服和首饰,都能想出办法,得到圆满的解决。舞会上她大出风头,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不料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她的命运顿时生出波折,玛蒂尔德再次坠入了厄运,以致为项链断送了自己的青春。这样,人物的命运从逆境转入顺境,又猝然从顺境转入逆境,顺境成了逆境的有力陪衬,它升得越高,逆境就越显得悲惨,玛蒂尔德受到的惩罚也就更加沉重。

(2)莫泊桑还在小说中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中一再描写玛蒂尔德如何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可是她在舞会前的两次表现却出人意料:见到请帖,她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怒,准备好舞服,她不但不高兴,反而发愁。这种意外的表现吸引读者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和动机,同时又使情节的发展出现波澜而不显呆板。丢失项链的偶然事件使人物的命运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小说的结尾,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让主人公在备受生活艰辛之后又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对她的虚荣心给以双重的惩罚。最后,小说在玛蒂尔德路遇故友、发现赝品的情况下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全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都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3)小说中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读来奇而可信,并不使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原因就在于它们都符合人物性格表现的必然性,同时也与作者注意安排伏笔,进行铺垫的巧妙构思是分不开的。小说的开端,作者就大段地介绍了女主人公好虚荣的性格,这段文字虽是静态的描写,却为后面描写人物、开展情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文中还提到玛蒂尔德与她朋友佛来思节太太的关系,这一线索写来漫不经心,却成了后面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玛蒂尔德借项链、赔项链、知道项链是假的,都与此紧密相连,细心的读者还可以发现,作者在描写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太太借项链、还项链时,后者都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这里蕴藏着一个暗示──那项链并不是什么值钱的首饰,最后点穿项链是赝品,读者回味前事,恍然大悟。这就是《项链》中许多情节读来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重要原因。

四、作业

联系课文,以《理想与追求》为题写一篇文章。附:板书设计

项链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 借项链 丢项链 赔项链 独具匠心 出人意料 情理之中 爱慕虚荣

贪图享乐 到 坚韧、能吃苦 不满现状 到 懂得真爱 善良诚实

心理描写

高中语文《项链》教案3粤教版必修3

《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教学目标:1.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

师刘人云高2册教案高中第2册 第一单元体验情感教案 深圳市学科带头人 刘人云 ※本单元目标与要求: 1、在语文第一模块第一单元“认识自己”中,我们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

6 荷塘月色【设计说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抒情散文中的佳作。作品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公开叛变而归于失败,全国上下笼......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2、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了解文......

高中语文 1 劝学教案 鲁教版必修1(整理)

1 劝 学【设计说明】本文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根据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

下载高中语文 4 10《项链》教案 鲁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4 10《项链》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