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沁园春雪的教案”。
第七届课改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优秀等级复评教案
授课时间:2009年6月5日 授课班级:七年级(4)班 授课教师:马雪云 授课内容:《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
2、结合相关词句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情感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教学重点:
1、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
2、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研讨点拨法
3、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引入新课
由毛泽东诗词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
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
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A、听配乐诗朗诵,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把握节奏,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小声跟读。B、指名朗读自由朗读。C、集体朗读。
2、概括词上下两片的主要内容。
四、研读课文
1、设问思考:(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的雪景的?(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正因为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诗人又是如何评价这些英雄的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2、同桌讨论。
3、集体交流归纳。
五、揣摩运用
1、思考: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文中一个“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2、分小组讨论。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六、拓展延伸
1、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应具备哪些素质?
2、列举几位你认为能够称得上今朝“风流人物”,并介绍一下他们的业绩。
3、欣赏歌曲,再次感受诗词《沁园春 雪》的感人魅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2、抄录几首写雪的诗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比较,并谈谈你的理解。
《沁园春 雪》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2.通过朗......
第一单元沁园春 雪一、教材结构分析:1、课标要求及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
重庆市长寿区云台中学校剑客yu制作沁园春·雪 毛泽东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领略词的意境。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姓名: 单位:河南西平专探初级中学赵凯霞沁园春·雪教学构想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大到巍巍乎惟此为大的崇高感。那起伏不尽的群山,巨大隆起的高......
《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及重点:一、理解、积累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