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课题:实验探究“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验证法的基本
方法;如何进行实验误差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法、作图法、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实验的注意事项
教具准备:课件、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开门见山:如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提出问题:什么叫验证?举例
二、新课教学: 实验目的1、用实验法测量两个力的合力
2、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3、用比较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分力F1、F2 及它们的合力F’
2、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分力F1、F2 的合力F。
3、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
4、当它们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时,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仪器
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实验步骤
①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并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细绳的方向,并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④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筋的结点拉长到O点,用铅笔描下细绳的方向,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⑤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 的图示,并作出F1、F2 的合力F的图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F的图示。⑥比较两个力F1、F2 的合力F'和F大小和方向,看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者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⑦改变F1、F2 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复实验两次。主要测量
1、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时: 记录
结点O的位置
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2、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时: 记录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注意事项
①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
②要选用规格、性能完全相同的两个弹簧测力计。
③本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要使三个拉力F1、F2、F’和橡皮筋均在平行于纸面的同一平面内。
④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⑤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一些。⑥用作图法作分力F1、F2 的合力F时要准确,图要尽可能画得大些,而且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绳套后,再将标的点和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误差分析
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读数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120°为宜。g.在画力的合成图时,要恰当选定标度。作业布置: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2.4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标引领】理解实验原理即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性,掌握操作步骤、方法或与弹簧秤读数结合。【学习内容】1.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练习15-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重点内容:1.实验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等效法2.实验原理用一个弹簧秤拉紧橡皮筋,记录使橡皮筋发生形变的力F的大小和方向。再用两个弹簧秤同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执教者:名山街道中心校 胡治菊 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