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伶官传序》教案_伶官传序免费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6 22:29: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1《伶官传序》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伶官传序免费教案”。

1《伶官传序》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序言”文章体裁的基本知识;

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知识;

4、理解鉴古知今、借古讽今的表达写作主旨的艺术技巧;

5、领会“散而不乱”的组材艺术与和谐贯通的“气脉”,从而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过程与方法

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

2、理解欧阳修在文中所吐露的忧国思想和政治主张。【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领会“散而不乱”的组材艺术与和谐贯通的“气脉”,从而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学法提示】

1、从诵读切人,摘出名句,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针对北宋现实所总结的历史教训,结合课后练习以自学为主,解决基础字词。

2、结合课文后花边内附录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书选内容,了解五代兴亡过程和庄宗李存勖其人其事。

【知识链接】 关于“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取得政权后,荒淫腐化,癖好音律,宠用伶人,让他们做官掌权,以致败政乱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身死国灭。

在史书上有记载。庄宗自己会谱曲子,“御制”的歌曲到处都是,他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庄宗李存勖有多宠伶人呢?有一次,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国俘虏了。后来庄宗灭了梁,把周匝救了出来。庄宗非常高兴,忙着赐周匝财物,犒劳他说他兴苦了。周匝说他是被陈俊、储德源(两个伶人)救出来的,要赐两个州给他们。庄宗当场就答应了。后来,有大臣说有战功的将士还没受封就封伶人,这样会失去民心的。庄宗就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我没脸见他们。最后还是封了这两个伶人为州刺史。庄宗宠爱伶人可见一般。

【预习评价】

一、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晚年号,谥。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 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本文是 之作,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 或其编者的,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新五代史》是我国的 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结合《同步练习》完成)

《伶官传序》问题解决-评价单

【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成败,由于人事。

2、思考: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 明确:

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

过渡: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这一句。

3、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明确:

恪遵父命 得——成则由人 终于报仇 一改初衷 失——败也由人 由胜而败

4、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

5、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明确:

A“皆自于人。”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6、分析本文在论证结构上的思维线索。明确:

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7、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明确:以古喻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8、本文的用意何在?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从文章结尾“岂非人事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

a:小事不小 b:玩物丧志 c:事在人为 d:以古为镜

《伶官传序》问题拓展-评价单

【拓展训练】

1、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视为格言警句?选择其中一句,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它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对你的启示。(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示例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北宋最高统治者看的。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正是因为不能自强,所以最后也落得个“身死国灭”。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庭,疏运河,凡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不一而足。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家败,身死部将之手。继之的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古人教训,励精图治,换来了“贞观之治”,名垂青史,实为忧劳兴国之典范。

明末农民领袖闯王李自成通过大小几百战,虽然其间有过挫折,有时甚至只剩下几十人,终于推翻了统治了200多年的明王朝,可是进入北京城后,被胜利冲昏头脑,内部不和军纪涣散,最后竟败于他手下败将吴三桂手里,叫后人扼腕长叹。

示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成了欧阳修的警世之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是最好的例子。越王被吴王打败,献出美女西施才保住性命,他忍辱负重替吴王做了几年的奴隶,才获得回国的权利,且要年年向吴王进贡。几年中他和他的大臣极讨好吴王,使吴王不再警惕,而且摸清吴国的种子全是从越国进贡的种子中挑选的。次年他们就进贡了熟的种子;吴王用了,颗粒无收,国内大乱。越王趁机讨伐吴王,大获全胜。

2、阅读文段,完成1--3题。

修(欧阳修)始在滁洲,号______,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①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直,不为繁碎耳。‛修幼丧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1.填空修(欧阳修)始在滁洲,号___,晚更号六一居士。【答案】醉翁

2.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虽机阱在前

虽然 .B.因取旧案反复观之 因而 .C.遇事不敢忽也

疏忽 .D.夜烛治官书

名词做动词,点灯烛 .【答案】B“因”应该理解为“于是” 3.对画线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①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A.①说文章只能用它来使自身光荣,政事可以用它来推及到社会。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②我要寻找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B.①说文章停止在湿润了身体,政事可以用它来推及到社会。

②我要寻找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C.①说文章只能用它来使自身光荣,政事可以用它来推及到社会。

②我要寻找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死了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D.①说文章停止在湿润了身体,政事可以用它来推及到社会。

②我要寻找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死了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答案】A

【资料补充】

一、前人对欧阳修散文的评价

公之于文,天才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诡奇。其积于中着,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胸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于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 教案

伶官传序 教案1、导入: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散文,诗词,史传,诗文评论都有很高成就。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晚号“六一居士”三代以来,金世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

伶官传序 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在学习中掌握和巩固常用文言词语知识;(2)学会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学习运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说理的方法。2、过程......

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伶官传序》教案庞容一、导语: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

下载1《伶官传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伶官传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