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二年下册音乐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10:37: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飞呀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3.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内容:

1、聆听《蜜蜂》 2.钢琴曲《蝴蝶》 3.歌曲《小蜜蜂》 第一节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蜜蜂》聆听小提琴乐曲《蜜蜂》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入座!发生练习。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导入。

聆听歌曲《小蜜蜂》组织学生聆听的同时选放有关歌曲《小蜜蜂》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分声部读一读歌词。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三、最后结束部分:小结。第二节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蝴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聆听歌曲《小蜜蜂》是一首湖北黄冈地区的民歌。采用2/4拍、五声宫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2.听歌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3.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4.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2.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

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

欣赏聆听钢琴曲《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结束部分:小结。课后回顾:

第四课 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1.能用快和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草原就说我的家》,并能加入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2.以欢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能模仿教科书插图动作边唱边表演,并背唱歌曲。

3.懂得“童声、男声、女声”的含义,能准确听辩不同音色,并随歌曲《吉祥三宝》中出现的童声进行模唱。

4.能感受《我是人民小骑兵》马蹄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力度的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欣赏歌曲《吉祥三宝》

1.结合“知识与技能”中童声、男声、女声的人声音色听辩,完整聆听歌曲。2.由介绍家庭成员启发学生,初步了解人声的分类,并能对三种音色作出正确听辩。3.运用歌曲视频,感受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服饰、演唱风格以及方言特点,判断出这是哪个民族风格的音乐。

4.介绍“吉祥三宝”的意思,知道它的意思是“我们每个家庭都由三个人:爸爸、妈妈、孩子”组成,希望家家都吉祥如意”。

5.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家庭温馨小故事,在讲述中激起学生对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激发学生以充满爱的歌声去回报父母和亲人的爱。

二.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歌曲导入:在歌曲伴奏音乐中随老实说模仿骑马扬鞭等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营造学习氛围。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轻声跟唱伴奏哼唱旋律,注意纠正歌曲中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3.用不同的速度、情绪,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大气宽广、热情奔放的情感。4.把握歌曲情绪特点,以自信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5.分组创编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采取互评方式评价学生的表现。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欣赏木琴独奏《我是草原小骑兵》

1.播放视频,加强学生对蒙古风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段欣赏,根据每个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清晰了解每个段落。

3.分别聆听木琴和手风琴的音乐片段,能辨别两种不同的音色,认识木琴。

4.小组讨论,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表达对所聆听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复听,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二.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1.导入:在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的背景音乐中,欣赏和感受雪域高原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2.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特点。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4.学唱歌曲。

5.小组进行歌曲动作创编。

三、课程小结

第五课 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孔雀钻篱笆》、《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2 3 4 | 5 — | 1 5 5| 1 5 5| 5 4 3 2 | 1 -| 同学 们

好 您好 您好

老 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孔雀钻篱笆》的情绪铺垫)

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B、《孔雀钻篱笆》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够快。

1、玩一玩

(1)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3)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

(4)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

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2)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

(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第六课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准备: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1.提问:“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2.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3.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4.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第七课 跳动的音符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音乐屋》,从“跳动的音符”中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2.能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萧》,并背唱歌曲。

3.对比聆听作品《单簧管波尔卡》和《三只小猪》,感受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以及乐器音色特点,能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

4.认识音乐力度记号F和P,并能在歌曲演唱中运用强弱变化来表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欣赏单簧管独奏《单簧管波尔卡》 1.完整聆听全曲。

提问:这首乐曲的演奏和本册那首乐曲的音色相同? 2.介绍波尔卡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3.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图形谱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者线条画下来。4.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二.学唱歌曲《音乐小屋》 1.发声练习

2.完整聆听录音,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旋律和熟悉歌词。3.用接龙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随录音哼唱。

5.感受歌曲的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萧》

1.聆听范唱,了解民族吹奏乐器萧。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3.随录音完整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柔美婉转的特点,4.熟记歌词。

5.在演唱歌曲是有节奏的模仿吹箫的动作。二.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 1.聆听管弦乐《三只小猪》,了解乐曲描述的故事情节,感受乐曲快乐、活泼、诙谐的情绪,想象三只小猪的可爱形象。

2.带着感情用LA模唱旋律,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随音乐表演,3.听到主题变化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4.分组进行情景表演。

第八课 新疆好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自然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新疆是和好地方》和《我爱雪莲花》,并能用简单的维吾尔舞蹈动作进行歌表演,表现出乐观积极、开朗的歌曲情绪。

2.能用合适的动作表现《新疆好》三个不同乐段的音乐。3.认识反复记号,并能在实践中合适运用。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1.拍击铃鼓模仿切分节奏直接进入主题,初步聆听歌曲。2.轻声按节奏朗读歌词,掌握歌曲较快的节奏和字词的难点。3.跟琴自学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吐词清晰。

4.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感受歌曲热情、自豪的情绪和欢快的速度。5.跟琴学唱二三两段。6.完整跟伴奏演唱。7.拍击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欣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说说歌曲唱到了哪些美丽景色。2.分段聆听,体会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3.教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4.模仿冬不拉的演奏动作,参与歌曲主题表演。

5.复听全曲,结合视频了解新疆民风民俗,介绍演唱者和作曲。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 1.聆听录音,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2.同听唱、师生接唱等方式学唱歌曲。3.纠正高音曲的发声方式。4.认识和体验歌曲中的反复记号。5.为歌曲创编新疆舞蹈动作。6.进行歌表演。

欣赏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

1.聆听第一乐段,体会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以及节奏、情绪、力度的不同。2.聆听第二段,用音乐线条表现音乐情绪和旋律的变化。3.聆听再现的乐段,用节奏为其伴奏。4.完整聆听全曲,完成书中作业。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并通过音乐小知识,让学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衬词及民歌的小特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学唱过程中,虽然能较快的找我......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始兴县沈所镇中心小学备课稿(试行)执教时间:20年月日 星期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内容:第一课春天来了(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zhiyinyouni”为你整理了“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春天来了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嘀哩......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五彩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允山中心小学2014年下学期教案科目:音乐年 级:二 年 级执教老师:周 慧 萍第一课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运用固定声势节奏为歌......

下载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