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 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火车开了》律动
(学生排成一列纵队,边唱《火车开了》边律动。两遍以后回座位坐好。)教师:同学们,你们开着火车,想到哪里去呀?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老师,我说!我说!2.导课
教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你开着小火车,想去哪里呀? 生l:老师,我想去西藏,看看美丽的布达拉宫!教师:喔!是吗?西藏,神奇的地方!除了有美丽的布达拉宫,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 学生齐答:珠穆朗玛峰。
生2:老师,我想去台湾,看看美丽的日月潭和阿里山。教师:好,我们盼望这一天能早日来到!生3:抢答:老师,我想去新疆!
教师:老师知道,你一定是想起那里的葡萄和又香又甜的哈密瓜了吧!生4:老师,我喜欢维吾尔姑娘漂亮的衣服,我还会跳新疆舞呢!教师:喔?那你能到上面来给同学们表演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吗?(生4到前面表演,表演后同学们鼓掌)生5:老师,我想去看大海。
教师:你想去看大海。金黄的沙滩、洁白的海鸥、湛蓝的大海,非常美丽的画面!
众生还想说,纷纷举着手:老师,老师。教师:(面向学生)好了,同学们,不说了。
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地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教师播放录音范唱)(录音播放完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这首歌曲带我们到了山谷里。
教师:你听得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 生齐:回音。教师:回音好听吗? 生齐:好听!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回音游戏 教师:我们来玩一个回音的游戏吧!生齐:好!
教师:现在我们这间教室就是个大山谷,谁来对着山谷说话,谁来当回音? 生1:呦呵── 生2:呦呵──
(以上两位同学的声音强弱一样)教师:还有哪两位同学表演得和他们两个不一样。生3:喂,你好吗?(声音强)生4:喂,你好吗?(声音弱)教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5:喂,大山,你好吗?(声音强;生5喊完后,做倾听状)生6:喂,大山,你好吗?(稍弱)(生6跑到稍远的地方):喂,大山你好吗?(弱)教师:好了,同学们都表演完了。你们说,哪两个组的同学表演得更好?
生1:老师,我觉得第二组的同学表演得好。教师:为什么?
生1:因为回音比第一声要小一些。
教师:不错。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老师,我觉得我们这个组的表演不错!教师:喔,为什么? 生5:因为我们觉得回音可能不只是一次,可以有好多次!教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观察生活非常仔细。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这个回音游戏,好吗? 生齐:好!
教师:现在,由老师来当原声,同学们扮演回声。(做呼喊状):喂,你好吗? 生齐:喂,你好吗?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有变化了!(教师唱旋律唱名)教师:12 34 │ 5─ │ 生齐:12 34 │ 5─ │ 教师:i6 i6 │ 5─ │ 生齐:i6 i6 │ 5─ │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又有变化了!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学会歌曲,并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下面,老师把我们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唱一遍,不过,你们得帮我一个忙,当我唱“啊”时,你们唱一下我的回音,让我们共同完成这首歌曲。
教师操作:出示《山谷回音真好听》的歌谱。师生接唱。
生1:老师,这首歌曲真好听!
教师:那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歌曲教给大家。
(教师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告诉学生怎样改进)(学唱完后)教师: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为电视机前的同学演唱演唱这首歌曲,谁愿意?
(生纷纷举手;演唱完后,学生鼓掌)
四、歌曲创编
阶段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昕到回音呢?
生1:在天坛的回音壁也能听到回音。生2:在山洞里有回音。生3:话筒有时也有回音。
教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歌曲重新编段歌词,唱一唱?
(学生讨论分组,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教师:同学们,讨论完了吗?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分别到前面来,把你们创编的歌词唱给同学们听。好不好?
第一组:小小话筒真稀奇,真稀奇,唱歌讲话有回音,有回音。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话筒回音真好听,真好听。
第二组:北京天坛回音壁,真稀奇,唱歌讲话有回音,有回音。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回音壁回音真好听,真好听。
教师:同学们创编的歌词非常有新意。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吧!
《放牛放到小河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2. 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重点:(同目标1)
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分辨出小节线和小节。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
1. 师生共同描绘春天的景象。
2. 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
3. 录音范唱,学生轻声哼唱。
4. 齐唱、独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矫正。
(三)认识小节线、小节。
1. 引导:以奖励大家一根“甘蔗”的方式,引导认识“节”。
2. 介绍:小节、小节线。
3. 找一找:歌曲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4. 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找出小节和小节线。
5. 讨论:设计运用不同的强弱力度变化,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第二单元 进行曲
《小号手之歌》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
2、节奏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歌曲情绪。
2、准确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3、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培养表现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号手的音乐形象,歌唱并创编动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播放《小号手之歌》,师随背景音乐讲述小号手的故事。
2. 学唱歌曲:
(1)录音范唱。
讨论: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歌曲中有一段军号声不断出现,你能模仿一下吗?
(2)出示节奏卡片,生按节奏读歌词,并试唱这4小节旋律。
(3)随琴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注意:歌谱中的一个符号(最后一句的四分休止符)。
(4)播放光盘,跟唱歌曲的三段歌词。
3. 创编表演:
根据不同内容的图片创编动作练习。
(1)学生分成5组,各组长挑选图片,小组讨论练习。
(2)师巡视指导:a.边读节奏,边模仿吹军号动作。
b.边读节奏,边模仿打枪动作。
c.按前短后长的节奏做挥舞大刀的动作。
d.按节奏左右踏步走。e.按节奏做拼刺刀的动作。
4. 歌表演:引导学生扮演小号手,排成整齐的队伍边踏步走边歌唱,并可自选动作进行表演。
讨论:在表演时感觉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
5. 课堂小结:
激励学习小号手精神,在学习、生活上要不怕苦、不怕难,战胜各种困难。
《米老鼠进行曲》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米老鼠进行曲》
教学重点:
把握进行曲风格,欢快、自豪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律动、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以手偶“米老鼠”吸引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谈话:米老鼠在唱什么?歌曲有什么特点?
(二)学唱歌曲
1. 录音范唱。
引导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想做怎样的动作。
2. 随音乐边跟唱边表演。3. 找出自己会唱的几句唱一唱。其他同学学唱或矫正。
4. 随伴奏演唱。
(三)歌曲处理及表演:
1. 打击乐伴奏演唱。
2. 用画笔画出歌曲中的卡通动物。
3. 边听歌曲,边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粘贴。
4. 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分组分角色表演)
*
5、一人扮演“米老鼠”,边唱边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自己的队伍,行进中演唱。
(四)课堂小结:
对小动物说说“心里话”。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风车依呀呀》
(一)教学内容:
1. 歌曲《风车依呀呀》
2. 用自选的乐器模仿风车插入演唱作伴奏。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唱歌曲,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最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
1. 音乐活动:
《劳动最光荣》《理发师》 2. 导入:
以劳动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 录音范唱:
引导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4. 师表演范唱。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
5. 分句朗读歌词:
按歌曲节奏,以双响筒节拍作暗示(第二遍)。
6.分句模唱、轻声完整演唱。
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
7. 创编表演:
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加入“模仿的风车声”(可用沙锤、口念„突突‟或拍手等)
8. 分组表演、评价。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 为歌曲编配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目标:
1.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教学课时:3课时
(一)情景导入:
将教室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二)学唱歌曲:
1. 录音范唱。
请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小动物,并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
2. 分发动物头饰,再听歌曲,扮演动物的同学听到音乐自动站出,其他同学模仿该动物叫。
3. 随琴轻声哼唱,分组进行,每组唱一段。
4. 认识换气记号。
5. 边听音乐边找出换气之处。
(三)歌表演:
1. 讨论:歌曲情绪怎样?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2. 分组表演,其他小组为其打分。
(一)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 小组讨论: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 自选表演形式表现歌曲。
(二)小结:
说说自己对歌曲、对小动物的感受。
《螃蟹歌》
教学目标:
1.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2.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3.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螃蟹图片。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初听歌曲:
歌曲情绪怎样?和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歌曲:
四川歌曲,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
4.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
哥、只、脚、个、壳、河(方言发音)
5.学唱歌曲第二、三段歌词。
6.分组讨论:
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
7.随音乐表演唱。
8.小结。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学内容:
唱歌《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学习苗族舞蹈动作,运用舞蹈组合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苗族芦笙调的音调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苗族舞蹈动作并进行组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苗家儿童庆丰收》的伴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学生聆听音乐,以简单体态律动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熟悉旋律、歌词。
说一说:歌曲唱了些什么?
2.学唱歌曲。
[出示大歌片]
师范唱,随录音师生同唱。
随琴用慢速演唱第一乐句,在歌曲间奏处按节奏拍手。
师范唱歌曲的后两个乐句(突出力度的对比)
引导学生讨论:两乐句的异同处、力度对比。
学生随师手势提示演唱后两句。
完整演唱。
(三)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其多列》
教学内容:
唱歌《其多列》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
学习并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
伟大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开放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在傣家的竹楼前、在天山的牧场上、在秀丽的桂林山水之间、在一望无垠的内蒙大草原上,各族小朋友欢歌起舞,歌唱幸福的生活,歌唱美好的明天。你听,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春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二)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
2.[出示歌片]再次聆听,轻声哼唱。3.引导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找出自己对歌词不太理解的地方。
解释:“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
请学生也来唱唱这一句,招呼自己的小伙伴。
“他们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演唱后面部分)
1. 完整演唱第一段。
2. 自学第二段:小组练习。
强调:花纹的“纹”字,一个字占了两个音。
3. 指名演唱第三段,然后齐唱。
(三)课堂小结:
搜集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唱一唱。
第六单元 童谣
《水牛儿》
教学内容:
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童谣,欣赏童谣。
二、说“童谣”
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
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四、导入歌曲
谜语:“从小生在屋檐下,身上背着一个家,平时不见它露面,雨天经常碰到它。”
说出谜底“蜗牛儿”,引出童谣“水牛儿”。
一、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2.读童谣
师读,生随节奏拍手拍腿。
解释童谣中的方言词语。
师生齐读童谣。
讨论:师以另一种方式读(不带儿化),比较两种读法在意思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读(唱)准儿化音,以突出童谣的地域特点。
3.唱童谣
导语:你们觉得这首童谣有意思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这首童谣的趣味呢?
师范唱:请学生找出师着重唱出的字。
重点突破:带附点节奏的字。
再次范唱:听出哪些字要唱得短而轻。(括号里的字是助词,没有含义,不能唱得很突出。)
随琴轻声演唱。
讨论:还可以用怎样不同的形式演唱?
4.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二、表演童谣
1.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把这首童谣表现得更生动?
1. 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
各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童谣,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去找,比一比谁找到的童谣多,会读,会唱的童谣多。
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出发》 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阿里里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 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
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五四制)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要求:通过欣赏和学唱各种类型的进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注......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
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