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课外阅读汇报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外阅读汇报课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汇报课教案
苏波盖中心学校
尚羽芳
教学目标:
1、在学完《三打白骨精》之后,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3、说一说《西游记》里的故事,分析、点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我们曾一起“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惩恶扬善,逼上梁山不归路;”今天我一起“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
二、讲解名著,了解背景
1、提到《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尤其那个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一定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2、把你所了解的《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向大家作介绍!可以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说说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教师介绍《西游记》的演变
(1)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这是小说《西游记》的现实基础!
(2)那么《西游记》这部小说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
唐代的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取经,回国后,由他亲自口授,门徒记录整理,写《大唐西域记》一书,而稍后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给取经过程加上若干神话传说,不完全是信史了。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中,神
话传说的成分进一步增加,中心人物也由唐三藏变为神通广大的孙行者。到元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一道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大体定型。元明两代还产生了不少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和戏剧。吴承恩正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加工整合,经过一番再创作,才写成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生动的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
4、简介书的结构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孙悟空的一部“英雄史”。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部“创业史”。
三、师生品评主要人物形象
过渡:《西游记》这本书,我感觉同学们都非常爱读。但读书不是盲目地翻书,是要讲方法的。像《西游记》这一类的书,我们可以从了解、分析典型人物入手,从而感受人物的多姿多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孙悟空。
1、孙悟空
(1)简介孙悟空: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受观音点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取经成功后,封为“斗战胜佛”。(2)孙悟空用何兵器?(3)孙悟空有哪三大本领?(4)根据原著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我们究竟如何认识孙悟空呢?
A、(对玉皇大帝说)“若还不让,定要搅攘(jiǎo rǎng),永不清平!”(对太上老君说)“你这老官儿,纵放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对如来佛说)“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 从孙悟空的这些语言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特征呢?
B、在驼罗庄,听李老者说此地有妖怪,便上前唱喏(rě古代表示敬意的呼
喊)道:“承照顾了!”八戒称他“听见说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
在乌鸡国,他听说国王的魂魄前来伸冤,十分兴奋:“分明是照顾老孙的一场生意。”
在隐雾山打死豹子精,救出了贫困的樵夫。从孙悟空的这些言行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特征呢?(5)小结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A、在我们眼中孙悟空有很多优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不畏艰难险阻,充满了斗争精神。
B、但人无完人,他也有很多缺点:有时有点调皮、捣蛋,爱和八戒开玩笑,好听奉承话。
C、关于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有首歌曲总结得更全面,我们来欣赏„„ 【课件播放《西游记》插曲《猴哥》】
2、请你模仿上面对孙悟空的介绍,分别对唐僧、八戒、沙僧作介绍。(提醒学生:
1、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
2、评价要有依据,主要是分析原著中相应的内容;
3、抓住主要性格特点,抓住其典型特点;
4、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3、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出示课件总结
4、教师小结:我们看人要看主流,则其善者而从之,特别是真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都是正面人物,老师对他们四人进行了总结: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过渡:像《西游记》这一类的书,我们不仅可以从了解、分析典型人物,感受人物的多姿多彩入手,还可以通过研读精彩的篇章,进而把握全书的内涵。刚才我们分析了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接下来老师向大家推荐几则精彩故事。
四、精读片段,以点带面
(一)阅读阅读《美猴王出世》,并回答问题:
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水帘洞内的景象。
3、石猴为什么会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阅读《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孙悟空说铁扇公主是他的嫂嫂,可是铁扇公主看了他却“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这是为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二借、三借芭蕉扇的过程。
3、有人把我地下党比成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孙悟空。”你认为这个比喻形象吗?为什么?
(三)学生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章节。
1、刚才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西游记》中的两则经典故事,《美猴王出世》《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你向大家推荐《西游记》中哪一个精彩故事呢?并说明原因。
2、学生介绍„„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西游记》,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其实,我们现在对《西游记》的认识还只是浅显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阅历的丰富,对《西游记》的感悟会越来越深刻,毕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它异常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不断去开掘。
1、好了,与同学们分享下我读《西游记》的体会:
团队力量: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成功定律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2、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想象: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曾晶晶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2、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 大家交流喜欢《西游记》的原因。生交流(学法指导:从语言、情节、......
《门外观球》济宁第十三中学语文组张晓洪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2.品味寓意深刻的语言,感悟人生真谛。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 教法:朗读法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一、......
教 育 实习教 案 08美术学学号:1008401 姓名:马 灿 专业:艺术学院 《绘画的......
教材分析古希腊雕塑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传承几千年并影响到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现代生活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对古希腊需要从古埃及雕塑的传承开始讲起,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