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时 初识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机器人
2、学会启动和退出“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
3、了解“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的窗口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机器人 难点:通用机器人教学系统认识
三、学前准备 机器人基础知识
“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软件
四、课前预习
上网查阅资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1、机器人一定是人的模样吗?
2、机器人是怎样运动的?
3、机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4、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1、阅读“机器人”的名称的由来
2、阅读“机器人发展史”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理想中的机器人
3、了解我们身边的机器人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归纳:机器人通过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有身体——具有一定的形状。(2)、有大脑——指控制机器人的程序。(3)、有动作——任何机器人都能完成一定的动作 说一说你身边都有哪些机器人?
4、认识“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 打开“通用机器人”程序
阅读P6—P7了解“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窗口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尝试用一用“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 退出“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
说一说:“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窗口与以往学过的其他应用软件窗口有哪些不同?
六、课堂检测
1、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模样的?
2、机器人能独立思考吗?
3、机器人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吗?
4、完成P8练习题1、2
七、课外拓展
阅读P9“通用机器人介绍机器人的发展是否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二课时
在仿真窗口中运行仿真机器人;让机器人连续做动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对话框输入编辑LOGO命令。
2、学会在“机器人仿真运行”窗口中让仿真机器人执行命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机器人仿真窗口中编辑LOGO命令。难点: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三、自主预习
1、LOGO语言的基本命令及命令格式
2、LOGO语言中的过程调用
四、合作探究
1、动手让仿真机器人在“机器人仿真运行”窗口中前进。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10——12页;
2、机器人的位置与方向还可以怎样调整? 学生自主阅读“做一做”,小组互相展示评价。
五、课堂检测
1、编写LOGO命令,让机器人在仿真窗口中前进150步;
2、让机器人停止运行,然后用鼠标把机器人的头部转向右方,再让它重新运行,前进150步。
六、巩固提高 14页3题,4题。3题学生口答;
4题学生动手练习后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要求,用LOGO语言编写让机器人运行的命令:课本15页第5题。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了解了在机器人仿真运行中步长与实际长度之间的关系是 ;
七、拓展练习:让机器人运行“M”型的轨迹。
学生自编程序试运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连续做动作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连续做动作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四课时
让机器人左转和右转;让机器人走正多边形路线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控制机器人的方式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以至产生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操纵机器人的方式,感知计算机语言的特点。
三、课前预
1、LOGO语言中的左转、右转、后退的命令;
2、LOGO语言中重复命令及基本命令格式;
四、自主探究
1、编写LOGO语言命令,让机器人左转和右转;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3,组内展示;
2、编写LOGO语言命令,让机器人走一个第一边的长度为100步的正三角形路线。
五、课堂检测
1、让机器人后退100显。右转45度,前进100步,左转45度,前100步,左转90度,前进100步。
2、让机器人走一个每一边长度为120步的正五边形的图形。
六、课堂小结
1、REPEAT是 命令;它的一般命令格式是。
2、作品展示
七、课后拓展 P16《阅读材料》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走正多边形路线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走正多边形路线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设置机器人运行的场地;配置机器人
一、目标
1、初步了解通用机器人的仿真设置
2、学会在仿真环境中为机器人配置画笔。
二、重难点
会设置机器人运行的场地
三、课前预习
1、想一想,我们让机器人走过之后有没有留下痕迹?
2、如何找到“设计场地”命令?
四、合作探究
1、进入“场地编辑”窗口,用文件形式保存一个空白场地。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17,并在组内展示交流。
2、进入“机器人配置”窗口,配置一个车型机器人,再为他配置一支画笔。自主阅读教材P18—19内容。
五、课堂检测
再设计并保存一个空白场地,然后再配置一个车型机器人,在机器人头部设置一支画笔。作品展示
六、拓展练习
让机器人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设置机器人运行的场地;配置机器人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设置机器人运行的场地;配置机器人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八课时
让机器人在仿真窗口中画图形;使用重复语句让机器人画圆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让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画出图形。
2、复习并运用重复命令画圆
3、让机器人在仿真窗口中画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仿真环境
难点:指定半径圆步长的计算 2×3.14×50/36但LOGO中不能出现小数点,所以改为2×314×50/3600
三、课前预习
1、REPEAT 36[FD 距离 RT 10]
2、要画一个半径为50的圆,应该怎样确定步长值呢?
四、自主探究
1、用LOGO语言命令让机器人画出h型。
2、使用重复语句让机器人画一个半径为50的圆。
五、课堂检测
1、让机器人走一个长为110步,宽为50步的长方形路线。
2、让机器人画出一个半径为100的圆。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用 命令画圆,它的命令格式是.七、拓展延伸
1、P24巩固练习3、4题
2、如何进行仿真预览?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使用重复语句让机器人画圆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使用重复语句让机器人画圆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十课时
让机器人画出比较复杂的图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让机器人在仿真窗口中画出更加复杂的图案;
2、熟练运用重复命令;
3、复习嵌套重复命令的一般格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机器人画出更加复杂的图案。难点:嵌套重复命令的使用。
三、课前预习
嵌套命令及相关命令格式。
四、自主探究
1、让机器人画由6个红色的圆组成的图案。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任务,组长检查验收;
2、用一条嵌套的重复命令继续完成上幅作品。小组合用讨论完成,代表展示;
五、课堂检测
使用已经学过的LOGO语言,自己设计一个图形,让机器走出这个图形,和其他同学比一比,看看谁指挥的机器人走的图形最好看。
五、巩固练习
P25第5、6题作品展示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 让机器人画出比较复杂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 让机器人画出比较复杂的图案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十二课时
输入编辑过程、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递归在过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输入编辑过程、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
2、学会包含尾递归的让机器人走图形路线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输入编辑过程、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
2、包含尾递归的让机器人走图形路线的过程 难点:包含尾递归的图形路线过程;
三、课前预习
1、过程的编辑、保存及调用;
2、递归的概念;
四、合作探究
1、编写让机器人画出边长为160步的正三角形图形的过程;然后调用过程,让机器画出正三角形。
2、用递归的方法让机器人画出一个半径为80的圆形路线。
五、课堂检测
1、编制一个带参数的过程,运行该过程让机器人画出任意连长的正五角星图形;然后分别用100和150为参数,调用过程。
2、用尾递归编写过程,让机器人画出楼梯形路线。
六、课堂小结
在仿真窗口中运行程序时,可以看到机器人画出一个完整的圆后并不停止前进,会继续一直画下去,请说说这是什么原因。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递归在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递归在过程中的应用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十四课时
条件转移命令在过程中的应用;画圆贝壳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条件转移命令,使机器人具有初步的判断能力;
2、学会在过程中编写停止命令,让机器人立即停止执行当前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会使用条件转移命令;
2、在过程中编写停止命令。
三、课前预习
1、条件表达式的书写;
2、如果变量X的值是20,判断下述条件表达的结果: :X=25 :X>=20 :X153、条件转移命令;
四、合作探究
1、条件转移命令及相关格式;
2、编写过程,使用递归方法,让机器人画出由8条线段组成的三角螺旋形路线。当中最短的线段长度为50步,从里到外,各条线段长度依次增加50步;
3、编写过程,使用递归方法,让机器人画出由6个圆组成的褐色的圆贝壳图形。
五、课堂检测
1、请说出当变量A的值分别是50和60时,下述两条命令的执行过程:IF: A
2、说明机器人是怎样执行“YBK”过程的。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条件表达式中的关系运算符号有条件转移命令的格式是
七、巩固练习
教材P35巩固练习4、5题。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画圆贝壳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画圆贝壳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十六课时 让机器人躲避障碍
学习目标
1. 初步知道红外线传感器
2. 能为仿真机器人配置红外线传感器。3. 会设计程序,让机器人躲避障碍。重点难点:
设置障碍,配置红外线传感器;能设计程序,让机器人躲避障碍。课前预习:
1.通用机器人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运动过程中有无障碍物。
2. 红外线传感器在机身的前面、左面、右面各装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分别称为:前红外传感器、左红外传感器、右红外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分别用PIN5代表前红外线传感器;用PIN6代表左红外线传感器;PIN7代表右红外线传感器;(结合课本P36第一至四段)
3.“FD 2 WAIT 2”语句是表示。“IF :PIN5=0 THEN RT 90 ”表示。(结合课本P39小博士)预习检测: 选择填空:
前红外线传感器获取的信号是 ; 左红外线传感器获取的信号是: ;右红外线传感器获取的信号是 ;(PIN5;PIN6 PIN7);当某个传感器没有发现障碍物时,相应代号的值为(0,1)合作探究一: 小组合作探究:设置一个简单的包含障碍物的场地,结合课本P37第一步至第四步;为机器人配置前红外线传感器 结合课本做一做P37-38第5-9步。课堂探究二:
小组合作探究:设计过程,让机器人在仿真窗口中不断前进,遇到障碍物右转,然后继续前进。(结合课本P39-40第一步至第六步)课堂检测:
教材P38试试看,P40试试看。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会 我在 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努力,相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拓展延伸
单击设置好的障碍物,再按住鼠标左鼠拖动,可以移动障碍物的位置。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障碍物四周的蓝色小方块上拖动鼠标,可以改变障碍物的大小和形状。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躲避障碍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躲避障碍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十八课时 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学习目标:
会编写机器人躲避障碍的简单程序并在仿真窗口中运动机器人。重点难点:编写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的程序。复习回顾:
1.PIN6不等于0时是表示。2.PIN5为0时表示。
新知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做一做”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课本P41-43第1步至第9步)
【探究思考】:IF :PIN60 THEN LT 5 表示: IF :PIN5=0 THEN RT 45 表示: 【方法导引】:
阅读P41[分析]理解本题要求——动手尝试操作。课堂达标检测:
(1)为机器人配置前红外传感器和右红外传感器,编制一个过程,让机器人始终用身体右侧贴着障碍物绕行。(2)设计迷宫场地P44第6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努力,相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拓展延伸
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红外线传感器,把你想到的用途写下来。
第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二十课时 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学习目标:
知道算法和流程图,能设计让机器人走迷宫的算法。重点难点:
算法和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用条件表达式编程。自主预习:
1.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是:先设计,使用,然后。(课本P45)2.你学过的程序语言有。
3.算法是。流程图是,流程图也叫框图指: 4. 认识常用的程序流程图符号(课本P45页表6.1)。5. 观察对比P46程序语句和流程图的对照表。6. “Make “c :A”表示。复习回顾:
用自然语言表述上一节第一个“做一做”中机器人的运动过程。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表示该过程。预习检测:
说明表6.2对照表中程序语句和流程图表示的意思。小组合作探究: 做一做(P46_47)。
(方法导引:阅读理解本题要求——动手尝试操作。)课堂检测: P48试试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拓展延伸 阅读小博士:P47
第二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绕着障碍物前进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二十二课时 让机器人走迷宫
学习目标:
会根据流程图编写让机器人走迷宫的程序。重点难点:
设计机器人走迷宫的算法;根据流程图编写机器人走迷宫的程序。自主预习:
1.走迷宫左手法则是,右手法则是。
2.用左手法则画出机器人走迷宫流程图,对照课本P49检查。3.IF 条件表达式 THEN 命令1 ELSE命令2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 做一做(P50_51)学生示范 课堂检测:
1.用右手法则完成走迷宫的任务,设置仿真场地,配置机器人,机器人在场地中运行。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走迷宫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走迷宫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二十四课时 机器人认路 学习目标:
认识光敏传感器 在仿真场地中设置路线 配置光敏传感器 重点难点:
在仿真场地中设置路线 配置光敏传感器 自主预习:
1.光敏传感器可以检测光的特征和强度,并将它转换为电信号,驱动设备工作。2.PIN14和PIN15分别代表,当PIN4和PIN15的值为0是代表。3.在仿真场地中设置路线要执行哪些操作步骤。复习回顾: 用自然语言表述上一节第一个“做一做”机器人的运动过程。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表示该过程。预习检测:
1.左光敏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用 代号表示,它的值若为0,表示觉察到的地面颜色是 色;如果它的值为1,表示觉察到的地面颜色为 色。2.右光敏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用 代号表示。自主探究1:为机器人配置光敏传感器 做一做(P56-57第1步至第6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仿真场地中设置路线 做一做(P54-56第1步至第8步)课堂检测:
1.设置一个黑色背景、白色跑道的场地,以“白跑道”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人场地”子文件夹中。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努力,相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拓展延伸:阅读小博士:P56
第二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机器人认路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机器人认路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二十六课时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学习目标:
会判断逻辑表达式的真假 重点难点: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自主预习:
1.AND是 ;OR 是 ;NOT是。
2.AND连接两个条件表达式,只有结果都为“真”时,整个结果才为真。3.OR连接两个条件表达式,只要结果有一个为“真”时,整 个结果就为真。
4.NOT后接表达式,表达式为真时,整个逻辑表达式为假;表 达式为假,整个逻辑表达式为真。
流程图是,流程图也叫框图指: 预习检测:
填空:逻辑与是,逻辑或,是逻辑非是(AND OR NOT)。小组合作探究:完成P59例题
课堂检测: 判断下述逻辑表达式的结果。X和y的值分别为3和4 1.NOT(X>4)2.(X8)3.(X>1)OR(Y
第二十七课时 让机器人按规定路线行走 学习目标:
学会编写让机器人沿指定路线行走的程序。重点难点:
编写让机器人沿指定路线行走的程序。自主预习:
1.课本P59 光敏传感器如何能使机器人按规定路线前进。2.画出机器人沿跑道路线前进的流程图。3.试编写机器人沿跑道路线前进的程序。自主探究学习1:
编制程序,让机器人沿P7.2黑色跑道行走。(结合课本做一做(P60_61)自主探究学习2: 设置黑色背景的场地。(结合课本知识窗P61_62)课堂检测:
编制程序,让机器人沿黑色背景白色跑道前进。(课本P63图7.18)课堂小结:
第二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让机器人按规定路线行走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让机器人按规定路线行走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二十九课时: 机器人检测火焰 教学目的:
1.认识火焰传感器,学会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2.学会让机器人像火焰前进。
3.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教学系统软件。
3、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2.难点:让机器人向火焰前进。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机器人也能像人类一样灵活地动作吗?遇到障碍物会怎样?
二、教学新课
任务
一、认识火焰传感器
通用机器人上安装火焰传感器,来辨识机器人附近的火焰,可以安装向左或向右两个方向进行检测的火焰传感器。
用代号PIN12(左火焰传感器)用代号PIN13(右火焰传感器)、当PIN12或PIN13=0时(火焰的热度)当PIN12或PIN13=1时(没有检测到火焰)练习:在仿真场地中设置蜡烛。利用火焰传感器,让机器人向蜡烛前进。任务
二、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
三、合作探究:
配置一个带有左右火焰传感器的机器人 学生尝试完成 有学生展示
四、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学的内容
五、拓展练习
1、机器人的左火焰传感器获取信息用_____代号表示,如果他的值为0,表示察觉到附近_____,如果他的值为1,表示察觉到附近_____。
2、让机器人向蜡烛方向前进,当接近蜡烛后,安顺时针方向绕着蜡烛转一圈。六 板书设计
第三十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让机器人向蜡烛方向前进,当接近蜡烛后,安顺时针方向绕着蜡烛转一圈。
二、合作学习 任务
一、1、在仿真场地中设置一蜡烛,让机器人向蜡烛方向前进,当接近蜡烛后,停止前进
2、说说“TCHY”过程中各条语句的作用.3、学生展示作品 任务二
1、修改“TCHY”过程,使得机器人接近蜡烛后,按逆时针方向绕着蜡烛转一圈。
2、说说“TCHY”过程中各条语句的作用.3、学生展示作品
三、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五、拓展练习 让机器人向蜡烛方向前进,当接近蜡烛后,按逆时针方向绕着蜡烛转半圈,然后继续前进。
第三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三十二 综合练习(一课时)
练习目标:
使学生根据掌握有关机器人和程序编制的知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机器人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练习过程:
综合练习一 编制程序步骤 TO TXT1 FD 1 WAIT 10 TF(;PIN14=0)AND(:PIN15=0)THEN RT 90 ELSE TXT1 END TO TXT2 FD 1 WAIT 10 TF(;PIN14=0)AND(:PIN15=0)THEN RT 90 ELSE TXT1 END 综合练习二 略
拓展练习:教材P76第三题
第三十三机器人唱歌(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音命令的使用方法
2、学会根据简谱编写让机器人唱歌的程序
3、学习怎样向实际的机器人下传程序
二、重难点
学会声音命令的使用方法,唱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机器人的发音是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主板上的喇叭发声来实现的。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音乐模块,可以让机器人实现演奏音乐等功能,本节课将学习机器人的输出表现形式——声音;学习机器人“演奏音乐”通过老师播放课件,可以轻松地欣赏机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
二、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1.认识声音的命令及格式
声音的命令是“PLAY”.PLAY命令格式是:PLAY【字符串组】
2、学生活动
学习教材P77—78页内容。3.让机器人演奏乐曲
4、练习 将 儿童歌曲,用“PLAY”命令编写演奏这首歌曲的过程,编写过程下传到机器人上,让机器人演奏这首乐曲。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五、拓展练习 让机器人向蜡烛方向前进,当接近蜡烛后,按逆时针方向绕着蜡烛转半圈,然后继续前进。
第三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微机操作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二、学生开机
三、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为机器人配置火焰传感器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展示作业。
六、小结,关机、下课。
第三十二 综合练习(一课时)
练习目标:
使学生根据掌握有关机器人和程序编制的知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机器人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练习过程:
综合练习一 编制程序步骤 TO TXT1 FD 1 WAIT 10 TF(;PIN14=0)AND(:PIN15=0)THEN RT 90 ELSE TXT1 END TO TXT2 FD 1 WAIT 10 TF(;PIN14=0)AND(:PIN15=0)THEN RT 90 ELSE TXT1 END
第三十三机器人唱歌(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音命令的使用方法
2、学会根据简谱编写让机器人唱歌的程序
3、学习怎样向实际的机器人下传程序
二、重难点
学会声音命令的使用方法,唱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机器人的发音是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主板上的喇叭发声来实现的。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音乐模块,可以让机器人实现演奏音乐等功能,本节课将学习机器人的输出表现形式——声音;学习机器人“演奏音乐”通过老师播放课件,可以轻松地欣赏机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
二、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1.认识声音的命令及格式
声音的命令是“PLAY”.PLAY命令格式是:PLAY【字符串组】
2、学生活动
学习教材P77—78页内容。
3.让机器人演奏乐曲
4、练习
将 儿童歌曲,用“PLAY”命令编写演奏这首歌曲的过程,编写过程下传到机器人上,让机器人演奏这首乐曲。
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网站与网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网页与网站。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互助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3、情感......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1课 汉字的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选用的教材是甘肃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制作个人网站”,第二个模块是“智......
第1课网站与网页 教学目的: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架构。2、区分网页和网站的不同之处。3、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教学重点: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理......
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知多少 教学目标:1、认识人工智能。2、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3、体验人工智能。教学重点: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教学难点:认识人工智能。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