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_高一化学全套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7:29: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化学全套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课程标准:

本章为高中必修模块的开篇第一章,从实验入手,重点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等,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另外,在做化学实验时,取用的药品都是可以称量的,但分子、原子、离子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是难以称量的,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可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及其由此导出的其它物理量如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是中学化学的计算核心,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伤害的事件非常多,你知道哪些?哪些与化学有关?请你说出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并加以预防。学生思考、讨论。

有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对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安全,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学习了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顾、讨论交流,让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新知学习新知学习

投影 有关一些典型的伤害实例和违规实验操作所发生的伤害。

通过血的事实,告诉学生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生观看,感受颇深。

归纳整理 化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学生总结,交流,相互补充。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要做到实验安全,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整理,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偶发事件的处理 练一练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水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巩固练习

&nb sp;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

练一练1.AB 2.B

巩固练习:1.C 2.D 3.B 4.D 5.C 6.D 7.D 8.D 9.C 10.B

11.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无爆鸣声,说明氢气纯净;若氢气不纯,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必须验纯。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难点:SO42-的检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

新知学习

思考交流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哪些?

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正确把握此实验。

实验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实验反思 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现象严重;

&nb sp;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

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

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

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巩固练习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发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2.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A.15.5g

B.15.0g

C.14.5g

D.14.0g

3.将下列某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无明显热效应,则该物质是()

A.固体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浓硫酸

4.下列是有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操作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环节 教

动 学

导入新课 1.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

2.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

新知学习 问题探究

配制200 g 5%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实验用品和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归纳整理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学习探究

引导学生阅读

教材

配制5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多少克Na2CO3固体?能否知道所用水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认识丁达尔效应

3.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

4.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难点:丁达尔效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1.从学过的溶液组成导入

2.从纳米科技简介导入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指导阅读 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阅读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

归纳整理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分散剂。

思考讨论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能使方式有哪些,并各举一两例 分散质 分散剂 举例

气体 气体 空气

液体 气体 云、雾

固体 气体 烟灰尘

第三节 硫酸硝酸和氨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3、通过硝酸跟硫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氧化性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

导入 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而能被浓H2SO4氧化,那么在氢之前的金属是否更容易被其氧化呢?

新知学习

活动探究 ①将一根随时处理完氧化膜的铝条迅速

置于盛饱和CuSO4溶液的试管中,过一

会儿取出。(可用热NaOH溶液处理氧化

膜,)

②把铝条表面的铜用砂纸打掉洗净后,将其插入盛浓H2SO4的试管中,1~2分

钟后取出。

③把②中的铝条放入饱和CuSO4溶液

中,过一会儿取出。

④把③中铝条取出,置于浓H2SO4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习探究

1、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洁净铝条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难道不反应吗?

3、①③对比,现象不同,说明在②中一定发生了某种反应。根据铝的性质,推测发生了什么反应?该过程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4、实验④说明了什么问题? 2Al+3Cu2+==2Al3++3Cu

学生联想到Al2O3保护膜的作用

思考总结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特征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根检验方法。了解氮的循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氮元素最高价态的化合物——硝酸的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新知学习

思考

交流 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色、味、态、密度(与空气比较)。并演示实验4-9 观察实验现象,阅读教材P—87资料卡片。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学习

探究 实验装置分析:

1、为什么烧瓶内会产生喷泉?

2、为什么要用干燥的烧瓶?

3、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分组讨论

应用

提高

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

学习

探究 实验现象分析:

1、实验体现氨气的什么性质?

2、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3、如果变红的原因是生成OH-,那么OH-来源于什么物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一、教学方式方法1、针对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

下载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