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一)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位置与方向教案”。
位置与方向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2)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七个方向。(3)根据线路图,简单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完成(1)看图,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2)说一说从她家到健身房怎么走?/ 6(3)生汇报交流。
2.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能谈谈你在在这40分钟里的一些收获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6(1)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估算,第2题用口算,第3题用笔算。)
(2)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4.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各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各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6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各单元知识结构图分别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各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最后反馈交流。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2.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面积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 6(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00 100 100(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呢?
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毛巾橡皮擦练习本邮票面手绢面教室夷陵广场)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5平方千米=500公顷(2)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3)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2.师总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6 2.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小数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
(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读、写小数?(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小数的加减要注意什么?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6
《位置与方向(一)》教案教学内容人教三年级下册P3~P8。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
一 位置与方向(一)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1 【教材分析】教材第2页呈现了北京**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从而引出了本单元......
位置与方向澄城县城关五小——雷小红第1课时: 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
位置与方向 王秀荣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基本知识: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基本技能: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俞国辉(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核稿)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