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教育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人口教育教案”。
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
通过讲座使学生知晓本次人口普查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意义,并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进行宣传。
教学方法:问答、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全面地、逐人逐户地进行调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不仅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各种年龄的人口有多少,大家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还可以了解人口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情况。
人口普查工作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是普遍性。人口普查有地域范围规定,在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要参加普查登记;第二是个别性。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单个的人,普查中要按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填报普查表;第三是标准性。普查都要规定一个标准时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登记的结果都是标准时点时的状况;第四是统一性。人口普查工作要在全国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人口普查方案、普查表、填写方法、分类标准、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全国要严格统一;第五是定期性。人口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而人口普查反映的是某个时点的静态情况,因此按《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2.为什么要在我国开展人口普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开展这次人口普查,可以查请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将为国家制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最终会使每一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如,分年龄人口数据告诉我们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规划学校和老年人服务设施;人口就业数据告诉我们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针对这些人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人口普查数据还有助于进行城乡规划,更好地安排医疗、社会救助、公安、消防等资源的配置,商业服务网点和文化设施的分布,住房,公共交通和道路规划建设等,这些都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3.我国进行过几次全国人口普查?
新中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4.第六欠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什么时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规定这个标准时
点,可以保证无论普查员在哪一天入户登记,其登记的都是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得到全国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各种人口相关信息。
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都有谁?
这次普查的对象包括普查标准时点在我们国家境内居住的所有人,也包括在境外还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这里的“境内”指的是海关关境以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根据这个规定,凡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是大陆常住人口、港澳台人员还是外国人,都属于人口普查对象;但因为出差、旅游等在我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不属于人口普查的对象。
6.第六欠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登记哪些内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记全部内容。这次普查中,将抽取10%的住户登记人口普查长表,其余的住户只登记普查短表。普查短表有18个项目,包括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每户的基本情况等;普查长表有45个项目,除了短表的内容外,还包括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妇女生育、就业和住户情况等。
另外,标准时点前一年内家里有人过世的住户还要登记死亡人口调查表。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要登记境外人员普查表。
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采用什么方法?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点、当场填报的方式。普查员入户后,会按照普查表上列出的项目询问家里每个人的情况,并填在普查表上。每户可以推选一位熟悉情况的家庭成员作为申报人,配合普查员完成普查登记。普查表填写完成后,普查员会把登记的内容,向申报人当面宣传读,经核对没有差错后,申报人要在普查表上签字或盖章确认。
这种入户调查方式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但也会占用被调查户的一些休息时间。为减少住户的等候时间,方便大家进行普查登记,入户登记一般会提前预约上门的时间。同时,入户登记还有利于保护普查对象的稳私,减轻对普查登记的顾虑。
8.作业:
1、将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家向家长、亲朋好友及社区群众宣传。
2、每人制作一张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知识小报。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
【复习巩固】
复习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出新课。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待点?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1996年时就达到12.2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3倍,达到12.2亿。【板书】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教师设问】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
前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教师小结】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板书】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教师设问】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了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教师提问】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 【板书】 3.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
(3)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致。然后由小组代表归纳出来,再在全班进行评议。最后由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1)人口的急剧增长,给我国带来的是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障碍,我国大多数资源和工农业产品,按人口的平均数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由于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还存在着多子多福、生男比生女好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还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3)人口的控制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改善,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
上述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口增
长过快造成的。(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板书】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我们要积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四、华侨与华人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3.我国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人口教育主讲:段胜利教学目标:通过讲座使学生知晓本次人口普查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意义,并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进行宣传。教学方法:问答、讨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什......
小学生人口教育教案(一)玉门市油城学校 黄义萍一、教学目标:通过讲座使学生知晓本次人口普查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意义,并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进行宣传。二、教学方法:问答、......
人口与环境教育教案现在,人口与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紧张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口与环境教育教案,欢迎阅读。人口与环境教育教案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
人口与国情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三店街宋寨小学胡艳萍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
教案课题:人口老龄化 授课人:杨瑾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人口老龄化?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青少年应该知道如何应对中国老龄化。3、人类人口迅速发展,人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