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世界人口教案”。
课题: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1节世界的人口 湘教版初一上册——
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当前世界人口的总数,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了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定义并会举例阐述
3.了解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掌握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4.了解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读教材图3-1世界人口增长、图3-2世界人口分布、图3—
3、图3—4,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2.使学生树立可续发展观念,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三、教材分析:
教材先在前面一个章节《地球的面貌》安排了自然地理,第三章接着安排的是人文地理方面、教师要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调控转换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客观系统的认识世界的各方面的知识。本节主要有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三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可以讲的很深入也可以讲的很简单,在面对初一的学生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实际调控。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图表的辅助教学,后面还有一个配套的活动和一些图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进行搭配。
四、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和特点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六、课程类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学习法为主,板书、多媒体教学、谈话法等为辅
八、教学用具:世界地形图(挂图)
九、教学课时:1.5个课时(60分钟)
十、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和目的
学生活动和目的 预计时间
温习 设疑 导入
同学们上一个章节我们学习了地球的面貌,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放慢语速一起说),海洋陆地,在海洋里面生活着许多的海洋生物,那么同样的在陆地上是不是也有居住者(设疑学生可回答)—其中最主要的我们人类,人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分布在地球上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中的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然后让学生浏览书本,学生回忆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回答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2—3分钟
导入课题
播放人口视频,问:录像里说了什么内容?(板书标题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然后引入新课——世界的人口(让学生把地理课本打开)
转身板书标题,把学生引入新的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3分钟
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3—1世界人口的增长,完成活动的几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可以讨论(提醒学生注意图表的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的是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指标图,将柱体图转化为曲线图(版画),(教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一起来读图,边读图边解决学生问题并且做好人口增长折线图。
(教师)第一个问题,5.5 60 80第二个问题,1.5 4/3 第三个问题要着重注意讲解,依据如人口折线图总结人口增长的特点(呈加速度增长),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教师)总结一下读图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的意义是关键的。教师巡视课堂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5—7分钟
课本 讲述
(教师)讲解课本阅读性的知识,补充现在的人口概况,2010年70亿。(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同那些外界条件相关?结合教材内容一段文字,勾画出重点。
同时代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就在生活中
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思考问题
2—3分钟
承接下一部分
(教师)阅读人口增长速度这个小内容,通过举例让学生体验每个时间的人口增长,前面讲了这么多人口的增长,那么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量化人口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启发思考
培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
1—2分钟
知识 概念 讲解
(教师)人口增长是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请同学们看教材上,我们来一起学习,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定义)。
(教师)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教师)依据活动举例,假设一个地方人口数为1000 人、新出生4人、死亡8人 算出该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讲解)
(教师)让学生自己完成活动例题,请学生起来展示过程和答案(308418),并根据回答讲解(板书三个关键词的概念)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提高技术能力
5—6分钟
承接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那是一个总体的概念,这么多的人口在七个大洲,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到底是怎样分布呢? 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师板书小标题,世界人口的分布)
启发
思考
1—2分钟
学生 活动
(教师)活动1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理解人口密度这个概念,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平方千米),提出计算公式(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数/某地面积)并进行计算(教师)(板书人口密度概念和计算公式),(教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中国人口最稠密132、澳大利亚人口最少
3、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教师)活动2读图3—2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是那些?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是那些?(提问)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承接)大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来先想以下,接下来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这个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进行分组讨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教师讲世界地形图挂到黑板上,提醒学生结合地图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小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运用ppt展示出来一下的内容一起学习)(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部和部、欧洲、洲东部等温度带的近海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同时这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又是集中的地区。
(2)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地区。(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教师)总结读图技巧和读图方法,先看图例、再结合地图看纳西而比较突出的地方,最后叠加其他地图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课堂发言。
学生计算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思考和发言。
8—10分钟
课堂总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布置课后活动,收集人口问题的资料,用于接下来的课程和班内交流。
归纳总结
回忆思考
2—3分钟
第二 堂课 温习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的知识,请大家回忆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放慢语速,学生回忆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回忆,进入课堂氛围
回忆思考
1—2分钟
导入 设疑(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大家都了解到世界人口的分布,其中给人最直观也是最大的特点是不是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大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一个地方的人口过多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接着学习的世界人口问题
联系生活
启发
1—2分钟
活动 推导
(教师)提问,人在世界生存需要那些必要物资?学生参与回答(教师将学生答案写到黑板上),(教师)进行推导演绎每一样的物资更深层次的联系,推出人口增长以及分布不均导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人口老龄化(举例讲解板书)等人口问题。
演绎推导
逻辑推导
4—6分钟
读图 验证 承接
(教师)读图3—3 说明了工厂是占地、污染环境等等(教师)图3—4 说明了水资源短缺及其引发原因 将上面讲的内容进行一一对应,(引用上次课后收集的资料来证明、展示一些图片),由人口集中的地方问题较多引出城市人口问题„
检验的思维模式
3—4分钟
讲解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城市的“吸引力”这个小板块,(ppt上展现图片,列举生活中的感受)观看课本上最后面的图片,(教师)(板书城市人口问题)那么城市人口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教师)提出人口迁移,结合生活现实启发学生思考人口迁移的分类(教师)(板书人口迁移概念),进城打工,出国留学等。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并发表各自意见
结合生活实际启发思考
思考
3—5分钟
承接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有关于人口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或者说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分钟
阅读 材料
(教师)解读人口政策
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有的国家实行了生育控制政策。例如,印度就采取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但是,现在有的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为此,有些国家还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阅读了解新信息的能力
1—2分钟
总结(教师)到这里为止我们学习完了关于世界人口的知识,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学到了那些知识,首先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接下来在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中,学习了常见的人口问题,以及着一些人口问题的产生原因,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我们树立一种比较正确的人口观。
加深记忆
回忆总结
1—2分钟
十一、知识结构板书设计 知识结构
世界人口的数量 体育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人口增长速度
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稀少区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
世界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慢 对策措施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世界人口的数量
1999年:60亿现在66亿
2011年
70亿
2、人口增长速度:
←——————1800年————二次世界大战—————→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人口稠密区
3、人口稀少区
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全球性问题(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 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世界人口增长过慢---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受限制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
3、对策: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十二、教学后记:
设计的课堂是这一节世界的人口这一部分内容共用1.5 个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人口增长和人口的分布上,人口的增长主要详细讲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以学生自己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并通过活动练习来讲解。人口密度的学习主要通过举两个城市的例子来对比理解,在活动中让学生计算人口密度,并且总结人口的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分布原因。
实际上这堂课在时间上比较难于把握,既有理论的讲解,又有活动的安排,外加上实例的举证,在便于教学的基础上要讲授完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自己的临场发挥很重要,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要求很高,在师生互动上比较多,教师提问要恰当,课堂上在教师角色这一点上有一定的转化,这对于能否开展好学生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这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07地科3班 熊文龙
22200731801100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课前互动:师:(配图)同学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初冬时节来到美丽的微山,虽然我们欣赏不到,“映日荷花别样红”,但是“残荷犹在应初心”;来到微山古镇,虽然没有“绿树......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
世界人口排名(2011-01-13 16:15:16)转载标签:分类: 读书笔记世界各国人口校园世界总人口 6,302,309,691 序号 国家 人数 1 中国 1,319,000,000 占世界人口19.77% 2 印度 1,169......
世界人口日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
2016世界人口日主题是什么? 2016年7.11是第27个世界人口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的人口日主题定为:关注70亿人的世界。 世界人口日是几月几日? 2016世界人口日时间:2016年07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