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_第2节内能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6:37: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2节内能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理解并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能正确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探究物理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

2、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教学用具

多媒体、烧杯、温度计、水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问】多媒体播放嫦娥二号奔月的视频。嫦娥二号发射,进入月球轨道三次制动,依靠什么能量做动力呢? 【师问】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目的】激发兴趣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来分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新知介绍

1、内能的概念

【师问】什么是内能?对下列四图进行类比----分析------完成填空。

【生答】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弹簧变形时的相互作用力具有弹性势能。处于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

【师归纳】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单位:焦耳(J)。

【师问】内能和机械能是同种能量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吗? 【生答】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师归纳】

物体的内能是对一个物体而言,不能说单个分子具有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师举例】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它具有内能;冰山上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内能。一切物质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内能。

2、探究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师问】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具有的内能是否相同?

【生答】不相同

【师问】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 【生答】热水内能较大。

【师讲解】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小。【师问】一杯75℃的水比一桶20℃的水的内能大吗?为什么?

【师讲解】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时,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2)【师问】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那么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实验演示】----升高铁丝的温度

①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生答】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 敲、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师讲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师讲解】---热传递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师问】将铁丝放在热水中。思考它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 【生答】

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师归纳】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目的】学生通过 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有机的结合,激发兴趣。

做功

【师问】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实验探究—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实验一】观察实验1:

描述实验现象。实验中硝化棉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生答】实验现象:棉花燃起来。

【师讲解】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目的】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2)【实验二】当瓶塞跳飞出时,是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

3)【生活中的做功现象】

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升高 ,内能 增大。这是通过 做功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 ,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识拓展】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的内能大?

【师讲解】物体的内能还与它的质量有关。【师问】

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5、例题讲解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当降到0 ℃时物体就不具有内能了 D.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师讲解】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的多少与机械能的大小间没有直接联系。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但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可以利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师讲解】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的高低影响分子运动平均快慢,对分子动能有影响。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周围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体能量的变化量,所以经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热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词来描述。

【答案】 A

三、课堂练习

1、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C)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2、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B)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课堂小结

一、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板书

一、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4.知道做功可......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

第2节 内能 教案

第2节 内能教学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能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4.知道做功可以使......

第2节 内能练习题

第2节 内能练习题1._________ ____ 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一切_____________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

第2节 弹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知道胡克......

下载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