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教案(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曹刿论战复习教案”。
大连五中初三语文学案
设计人:高文
审题人:潘妮 鄢东石 范思扬 1
《曹刿论战》复习案
一、解释加点字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二、翻译句子: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乃入见。问:“何以战?
3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7既克,公问其故。
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回答问题
1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了()和(),表现()和()。他认为在政治上能够()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在作战时还必须正确运用战术,善于抓住战机,选择()时机发动反攻,在断定敌方()以后才可以追击。大连五中初三语文学案
设计人:高文
审题人:潘妮 鄢东石 范思扬 2 2文章内容简洁,详略得当。紧扣()来写的,对()写得详细,而()写得极为简略,这样能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文章主题。3课文的线索: 曹刿其人: 庄公其人:
5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6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及“下视”等动作,有什么作用。
7既克,公问其故” 有什么作用?
四、思考:
(一)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二)、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大连五中初三语文学案
设计人:高文
审题人:潘妮 鄢东石 范思扬 3
五、中考真题:
(一)(2010年北京燕山)十年春„„故逐之。”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3.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答:
(二)(2010年福建泉州市)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 ....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6.翻译句子。(6分)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0年河北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甲】公与之乘,„„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⑵然后襄公鼓之
鼓:
.大连五中初三语文学案
设计人:高文
审题人:潘妮 鄢东石 范思扬 4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四)(09浙江义乌)
十年春,„„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复习:曹刿论战复习: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复习:曹刿论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曹刿论战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曹刿论战复习教案(苏教版九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
集体备课教案曹刿论战执教:吴海涛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2、掌握文中的重点句子;3、综合理解课文内容;4、鉴赏拓展 复习重点:1、实词解释。2、句子翻译。3、曹刿、庄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