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数的性质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说教材
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
2、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产生。
1、师: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可是,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2、出示课件(古人度量物体长度图)
a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b师:古时候没有尺子,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人们发现这块石头长三段多一点,于是在旁边记录的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这样应该怎么记呢?也就是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该怎么办呢?
(出示像图中那样打结的绳子,边演示,边说明。)预设:生答用分数。
c师:哦,有的同学说用分数,可以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3、出示课件(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a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b再说一说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样平均分? c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4、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一种数---分数,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的表示出来。所以,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掌握它。
5、了解分数的历史。(出示课件,请生默读)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说到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是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你能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四分之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请生说图意: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追问:这样的2份呢?三分呢?
3、请生拿出手中的纸片,说一说。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生1:分的东西数量不一样,有些是一个物体,有些是一些物体。生2:同样是1/4,但表示的东西不一样。
5、明确单位“1”的含义:对,不管是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条线段、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不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6、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出示课件,再次强调单位“1”的含义。)
7、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板书)a生齐读。
b玩游戏:请生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c同桌互相说一说。
8、课件出示P62“做一做”。师:这道题的单位“1”是什么?
师: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几个分数1/
2、2/
3、3/4所表示的意义吗?
9、回顾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明确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过渡语:分数它不仅有分子和分母,它还有分数单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那个自然数,它都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所以1就是自然数的单位。不管是多大的物体他都是由很多个1立方米组成的,所以1立方米就是体积的单位。那么,你们猜分数的单位是什么?比如3/5它是由一个一个的1/5组成的。所以它的分数单位就是?(1/5)师问:那么分数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你能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来吗?
(二)分数单位的意义
1、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2、举例说明:2/3的分数单位是1/3,2/3里面有2个1/3。师问: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可以组成1?
3、课件出示P64页第8题 指生说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分层练习,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第63页第1、2、3、4、5、8题。a指生回答
b说一说什么是单位“1”,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母呢? c分数单位是多少?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猜猜一共有几枝?理解单位“1”不同。
2、课件出示:填空、判断。
3、课件出示:思考下图中涂色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六、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生上一次接触有关分数的知识是在三年级,所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很陌生,基本已经忘记。由于课前没有复习,所以学生没有很好的接受新知。
2、教师在本节课知识的讲授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不深入,讲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模棱两可,在练习中频繁出错。
3、教师不善于小结,教师应在每一个小知识点后小结,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城阳二中小学部 李顺慧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练习十一部分习题。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初步认......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观课报告张小翠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给我总的感觉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激情,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从整体上感觉课堂......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把“认识分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