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3雾凇》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教版四语上23课雾凇”。
23.雾凇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写文明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景,有先声夺人之感。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 法:激趣 启发式 情境式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电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录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第二—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出示)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出示)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 :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
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笼罩(lóng lǒng)淹没(méi mò)冰封(fēng fēn)(凝 疑)结 模糊(mó mú)缭绕(rǎo rào)长堤(dī tī)摄(氏 氐)度
二、选词填空。
渐渐地 轻轻地 慢慢地
1、爸爸正在午睡,我(轻轻地)给他关上房门。
2、雨(渐渐地)停了,太阳出来了。
3、天上的白云(慢慢地)飘移着,变幻着,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下,(),美丽动人。
2、雾凇,俗称(),是在()季节里,空气中()饱和的()遇冷()而成。
3、这()的雾气,慢慢地,(),()给()、()镀上了白银。()像银线,()变成银条,()十里长堤上()是()了。
(1)、这句中的“镀”可以换成(披、染),我认为()更好,因为(雾凇是树挂,是较坚硬的东西附在别的物体上。)(2)、文中“白银”指(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冰晶),“银线”、“银条”是指(镀上了白银的松针、柳枝)。这是一种(打比方)的方法。
4、清早,寒风(),雾气()。人们()在松花江边,()着这千姿百态的(),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呀!”文中的诗是()诗人()说的,诗的前两句是(),()。引用这两句诗是因为(吉林雾凇在一夜之间形成,而且特别壮美。)
四、拓展练习。
1、按要求写词语描写下大雪的:
漫天雪花 大雪纷飞 雪飘如絮 鹅毛大雪描写雪后美景的:银装素裹 粉妆玉砌 洁白无瑕 玉树琼枝
2、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板书设计 :
雾凇
凝结
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奇观
23.雾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等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二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