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氯气的性质》优秀教案_化学必修一氯气的性质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4:39: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氯气的性质》优秀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必修一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优秀教案

永春四中 郑杰伟 2016年1月16日

一、设计思想

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本课首先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展示氯气泄露事故以使学生对氯气产生感性认识,再用泄露氯气给社会带来惨重的损失激发学生学习氯气的性质的渴望。最后以氯气泄露事故造成的严重恶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氯气的用途,以使学生建立起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组讨论等环节,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材解读与分析

“氯气的性质”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在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是第一次进行元素性质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今后对硫、氮等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也为卤族元素性质的整体认识乃至非金属元素的把握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用所学知识指导对“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可行的。本节课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是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切实掌握“氯气的性质”。

四、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及辩证思想的渗透。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激趣法:运用多媒体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其中化学性质;

3.讨论总结法: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最终总结氯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看颜色、闻气味等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际事例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毒性,并将毒性与其理化性质相结合;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观察、操作、及分析实验现象与性质的联系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获得合作能力以及对基本的探究合作能力,使其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有大体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际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安全生产、实验的重要性,建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通过对氯气利害两面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唯物主义辩证的哲学观。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呈现中心问题

【媒体展示】用多媒体展示

2005年3月29日 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 300米 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l万名村民。中毒死亡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

事故发生地的东北侧是一片麦田。这个季节的小麦,本应是翠绿的,但是这片麦田呈现出的却是金黄色!村民告诉记者,一夜之前麦田还是绿色的,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氯气“浸泡”,绿色的小麦己变成可以收割时的颜色,金黄一片。油菜已被氯气熏得枯黄。

2007年6月,重庆某纸厂在其周围厂区存放的7个大约200公斤的废弃氯气罐,·由于氯气罐体放置年限过长,罐体大部分严重腐蚀,发生氯气泄露事故。事故发生时,周围空气中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钢瓶附近的低洼处可见到明显的黄绿色气体残留。事故造成3人死亡。

类似的氯气泄露事故还有很多„„

(提醒同学在观看过程中注意在引爆氯气储气罐后的处理方法和群众迁移方向向)

【提问】大家对氯气的印象如何?

【过渡】大家夏天去游泳的时候在水里是不是会闻到刺鼻的气味?那是漂白粉的味道,它能杀死水中的细菌。那么大家知道漂白粉是怎么来的吗?制取它的原料就有今天我们所学的氯气

【提问】氯气又有利又有毒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合理的利用,防止其危害;

【思考】如何合理的利用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点明主题。

2展开新课

【板书】氯气的性质

【展示】观察一集气瓶中的氯气(Cl2),描述物理性质。

【板书】

一、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

【提问】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Cl2是一种毒性气体,那么对于有毒的气体我们要如何闻它的气味呢?(强调闻气体的正确方法。)

【板书】毒性、有刺激性味(扇闻法)

【联系】氯气泄露事故救援的相关图片:消防员在对氯气泄漏现场不断喷出水幕,以稀释空气中氯气浓度,防止氯气扩散

【提问】为什么可以用水进行处理和稀释泄漏空气中的氯气?氯气是否溶于水? 【演示】准备两个充满氯气的集气瓶,在其中一个瓶中注入水观察瓶内气体和溶液的颜色

【提问】瓶内气体和溶液颜色有何改变?说明什么?

【板书】可溶于水(1:2),易液化,液态的氯气叫液氯

【讨论】氯气采用什么收集方法?

【结论】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收集

【设计意图】用最直观的方式给与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在教学的开始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起到引导补充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自主设计探究实验为辅助,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过渡】游泳馆氯气泄露事故发生后,人们测定游泳池中的水显酸性。

【提问】为什么游泳池中的水显酸性?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何验证?

【引导】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

【结论】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Cl-等。

【设计意图】激活旧知识,落实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深入提问】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实验方案:a.检验Cl-的实验设计方案:向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b.检验H+的实验设计:用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等。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层层深入,教会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实验,对比分析,反思评价,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学生自己假设,设计,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同时自主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提问】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思考】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

【提问】 a.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

b.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

c.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吗?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学生实验:a.往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品红试液。

现象:不褪色。

结论:说明盐酸没有漂白性。

b.向干燥氯气集气瓶中放入一半湿润一半干燥的红纸条。

现象:结果湿润的一半褪色,干燥的一半不腿色。

结论: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是C12本身。

【讲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1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ClO。次氯酸(HClO)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氯气与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和盐酸,且该反应具有可逆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使石蕊褪色的不是氯气,那么自然想到应该还有一种新物质的存在,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到最高点。通过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总结】

二、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提出问题】HClO具有漂白性,是不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就是HClO呢?

【讲解】HClO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

2HClO==2HCl+O2↑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 + Ca(ClO)2

【过渡】工业上是如何以氯气为原料制取漂白粉的呢?

【板书】制造漂白粉:2Cl2 + 2Ca(OH)2 =CaCl2+ Ca(ClO)2 + 2H2O

2.与碱反应

【学生活动】请大家仿照氯气与Ca(OH)2的反应写出氯气与NaOH反应

氯气与NaOH反应: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设计意图】通过对漂白粉的相关知识介绍,从生活入手,与实际结合,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体会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引出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了解,自己归纳得出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从而加深印象。

4温故知新

【过渡】氯气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从氯气所属的物质的类别来看,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应该具有非金属的通性

3.与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

【板书】2Fe + 3Cl2 === 2FeCl棕褐色的烟

【讲述】Cl2不仅能与Fe在燃烧条件下反应,还能与其他金属如Na、Cu、Mg等发生反应

【视频演示】Cl2与Na、Cu的反应

【讨论】1.为什么“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呢?

2.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吗?

3.写出氯气和钠,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 + Cl2 === 2NaCl

Cu + Cl2 === CuCl2

【结论】氯气可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而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过渡】氯气不但能与金属的反应,还能与非金属反应

【板书】4.与非金属反应:

【视频演示】Cl2与H2反应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2)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光照:释放大量的热,发生爆炸。

结论: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但产物相同

【板书】

H2+Cl2==2HCl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类别入手,归纳出氯气的其他化学性质,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用最直观的方式给与学生视觉上的刺激,由实验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

5当堂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应用,解决问题

模拟问题解决:某山区化工厂山坡坑道的仓库中储存的氯气钢瓶因损坏而大量泄漏。为了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结合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员应如何疏散?

有人说往山坡上转移;有人说往山坡下转移;你同意哪种观点?

(2)如何从仓库中转移出钢瓶消除危险?

①在转移钢瓶的问题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请说明理由。

方案1:甲同学说直接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2:乙同学说戴上一只口罩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3:丙同学说可用水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子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4:丁同学说可用肥皂水或一定浓度的碳酸钠的水溶液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子,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②:钢瓶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如何处理钢瓶以消除危害?请说出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创造情景,使学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既考查了所学习的知识,又是整个课堂首尾呼应。巩固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

八、板书设计

氯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毒性、有刺激性味(扇闻法)

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量Mr(Cl2)=71>Mr(空气)≈29)

可溶于水(1:2),易液化

原子结构:易得一个电子变为负一价

二、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Fe + 3Cl2 ===

2FeCl3

棕褐色的烟

2Na + Cl2 === 2NaCl

Cu + Cl2 === 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

3.氯气与碱的反应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制造漂白粉:2Cl2 + 2Ca(OH)2 =CaCl2+ Ca(ClO)2 + 2H2O

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2 + Ca(ClO)2;有效成分:Ca(ClO)2

氯气的性质教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气的性质武威十八中 王勇刚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以理论推测的方法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2.1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背景: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重难点,是必修一的主要内容。而这一节的内容以上一小节指数和指数运算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指数基本运算......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15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提前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教案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教学活动的书面计划......

下载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氯气的性质》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氯气的性质》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