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加与减(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八
加与减
(二)第 一 课 时:捐书活动
【教学内容】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做一做
4、(1)后来呀,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2)汇报算式,结果。学中做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1)独立思考,什么叫买1000送100?(2)小组交流。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第 二 课 时:运白菜
【教学内容】运白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2)全班内交流算法。(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三、学中做
玩成教材77页试一试,78页第1题计算。c)独立计算,尝试解答。d)班级交流各自算法。完成教材78页第2、3题。
四、布置作业:相对应速算提升 板书设计:
第 三 课 时:买洗衣机
【教学内容】买洗衣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能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
一、课件导入。
课件一:小刚妈妈说:我的收入试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786元。你能体现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小刚的爸爸妈妈共收入多少元?(2)爸爸比妈妈多收入多少元?(3)妈妈比爸爸少收入多少元?„„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每月节余。解决教材问题(1)
(1)出示问题。出示课件2字幕,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2)学生独立估算。大约节余400元?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思考方法。(4)全班交流。
2、需要攒几个月? 解决教材问题(2)。(1)出示问题:
出示课件3字幕: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96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
(2)独立思考后,将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展示。
三、学中做
1、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
一年级有185名同学参加;二年级有216名同学参加,三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两个年级的总和少72人。(1)三年纪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2)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四、布置作业:相对应速算提升 板书设计:
第 五 课 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及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切入举偶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整理与复习”,复习一下同学们所学的知识。
二、玩中学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1)看图教材页两幅图。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在图上着到了哪些知识,你又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a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b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学中做 我的成长足迹。
回顾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1、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收获,请你自己说一说。
(1)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2)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活动„„(3)我自己发现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 分 小组到前面展示、汇报。
四、做中得
1、完成教材84页练习1、2、3题。
2、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相对应速算提升 板书设计:
第 六 课 时:美丽的植物园
【教学内容】美丽的植物园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万以内的加、减及混合运算。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入举偶
今天一大早,淘气和笑笑就起床了!他们收拾完毕,唱着歌儿走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今天,他们要去春游!同学们喜欢春游吗?如果老师带领你们跟随淘气和笑笑去春游,你们高兴吗? 对话平台 观察导游图。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读懂导游图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1、出示植物园导游图和三个问题。
2、字读三个问题,翻开教材85页,找一找,看一看,你最喜欢哪条路线,请你算一算。
3、三名同学选择不同的路线板书。
4、全班交流讨论一下,哪条路最近?至少要走多少米?
二、学中做
1、走进科技馆。
(1)出示科技馆全貌。我们首先到达科技馆,一起参观一下。看看笑笑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估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3)讨论:你同意哪一种结果?为什么?
(4)出示淘气和身边模型,并配音:从图中能看到那些角?(5)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6)集体交流。
2、游览植物园区。
通过观察植物类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1)学生自由提问并在练习本上尝试解决。(2)解决书上问题。(3)全班交流。
3、读一读。阅读“你知道吗”,扩大学生知识面。(1)独立阅读“你知道吗”。(2)说说阅读后的感想。
三、布置作业:相对应速算提升 板书设计:
八加与减(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混合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加与减(二)
第八单元 加与减(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
加与减一、计算题1、直接写结果670-600=450+200=300+250=110+220=1800+200= 580-80=7800+200=800-500=29+101=210+90=2、竖式计算346+478=534+206=445+555=1000-464=二、比较大小......
加与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
单元课题 第5 单元课题:加与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能: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