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__欢乐的少年_年五级上册语文第六课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3:05: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五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__欢乐的少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年五级上册语文第六课”。

第6课《欢乐的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可喜的一天》、管弦乐《罗马的松树》。

表演:歌曲《叮铃铃》、《雏鹰之歌》。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并表现音乐不同的风格、情绪。

二、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表演唱《叮铃铃》、欣赏《可喜的一天》。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表演唱《叮铃铃》,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下滑音,学会演唱歌曲旋律,特别是前四小节的旋律。

情感目标:欣赏苏联故事影片《攻克柏林》插曲《可喜的一天》,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特点以及苏联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歌曲《叮铃铃》旋律中变化音的演唱,教师需在旋律教学前先做好铺垫。教学设计:

一、常规教学。

1、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也可将复习歌曲作为发声练习,注意学生音量、音色、情感的引导)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表演唱《叮铃铃》。

1、聆听歌曲前奏导入新课。设问:

这两个小节你能听到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 请听:

2、聆听歌曲范唱。

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自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歌曲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歌曲曲调。

(1)完成书本听一听,唱一唱,比较一下这两个曲调有什么不同?

a、教师用钢琴分别演奏着两段曲调,要求学生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b、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曲调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节奏相同,曲调基本相似,不同在于变化音)

c、跟着钢琴再次练习演唱#

4、4,#

5、5,两组变化音;(也可用乐器演奏一下)(2)跟琴模唱学习歌曲前4小节,要求唱准变化音,用手划拍演唱。(3)自学剩下的旋律,可以2人一组互相学习,教师指导下滑音演唱。(4)齐唱练习歌曲旋律,注意变化音、下滑音两个地方的演唱。

4、学习演唱歌曲歌词。

再一次聆听歌曲范唱,学习歌词演唱,同样注意变化音、下滑音两处难点的演唱。在演唱中注意乐曲中音乐记号的演唱要求,顿音、力度记号。

5、初步用欢快的情绪进行歌曲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影片描写了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歌曲表现了战争爆发前夕,在和平的土地上青少年的幸福生活和他们的美好理想。)

3、再欣赏一遍歌曲。

4、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5、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6、课后小节,布置乐器作业。

7、师生再见。

课堂检测:歌曲分为几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罗马的松树》、初步学唱《雏鹰之歌》、复习《叮铃铃》用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罗马的松树》,感受意大利民间舞曲旋律的特点。

2、初步学唱歌曲《雏鹰之歌》旋律,掌握下滑音的演唱要求。

3、复习表演唱《叮铃铃》,学习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用欢快、亲切的声音演唱好歌 曲,注意每一个音乐符号的演唱。教学重点难点:

1、在旋律演唱中掌握下滑音的演唱。

2、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稳,控制好伴奏音量。教学设计:

一、常规教学:

1、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也可将复习歌曲作为发声练习,注意学生音量、音色、情感的引导)

二、欣赏管选弦乐《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玩耍的?

那么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教师小结:他们在游戏,有的围成圆圈跳舞,有的模仿士兵列队行进和交战。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这一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欢乐的舞蹈场面)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模仿士兵,迈着稚气的步伐列队行进,作者就是当时队伍里的一名“士兵”)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三、初步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雏鹰活动我相信每个少先队员都不会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雏鹰之歌》。

2、教师范唱学生形成初步印象。

3、学唱第一部分歌曲旋律,注意八分附点的演唱。

4、再次听一边范唱,一边听一边唱旋律。

5、学习第二部分旋律。

6、第三次听范唱,结合歌曲旋律一起唱。

7、学唱歌词,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复习下滑音记号、唱法。

四、复习表演唱《叮铃铃》。

1、复习歌曲《叮铃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2、为歌曲用乐器伴奏。

歌曲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五、课后小结,布置回家练习《叮铃铃》伴奏。课堂检测:有感情演唱《叮铃铃》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叮铃铃》合唱部分;继续学唱歌曲《雏鹰之歌》,掌握演唱要点,唱好下滑音;复听《罗马的松树》、乐器演奏《多瑙河之波》。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表演唱《叮铃铃》的合唱部分,要求能做到节奏齐、音准、声部和谐。

能力目标:复习《雏鹰之歌》,学会用铃鼓等打击乐器用规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复听《罗马的松树》,进一步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能力目标:乐器演奏练习《多瑙河之波》。教学重点难点:

1、《叮铃铃》的合唱部分,可以在声部分配上最适当调整。

2、乐器演奏练习。教学设计:

一、常规教学:

1、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也可将复习歌曲作为发声练习,注意学生音量、音色、情感的引导)

二、学习表演唱《叮铃铃》的合唱部分

1、乐器演奏低声部旋律。(该歌曲合唱部分共有10小节,由于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高声部的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因此合唱练习的关键在于第二声部,因此可先让学生用乐器进行演奏,熟悉一下旋律。)

2、集体演唱练习低声部旋律。

3、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4、选出一部分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示范两声部演唱效果。

5、分声部进行演唱,注意人员的均衡性。

三、继续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1、复习《雏鹰之歌》的旋律,注意加入拍手的节奏。

2、听一遍范唱,轻轻尝试演唱歌词,学习《雏鹰之歌》的歌词;(教师在学生演唱时注意纠正,注意下滑音的正确演唱;)

3、选用铃鼓等打击乐器有规定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复习《雏鹰之歌》用打击乐器伴奏。

该首歌曲带有新疆音乐的风格,因此学生用规定节奏伴奏x x x x x 效果很好,在乐器选用上可选用铃鼓、午板等轻巧一点的,可以边唱边敲边跳。

五、乐器演奏练习《多瑙河之波》。

1、先练习前16小节的第一声部,注意连线及分句。

2、分声部练习吹奏,注意按指挥的手势整齐进入,休止处的节奏要正确。

3、合奏时要注意指挥的手势,要学会倾听个声部的音准与节奏,第二、三声部的音量要

适当控制,要突出地一声部。

4、在流畅的吹好前16小节的基础上,在吹奏后16小节。

六、课后小结,布置回家练习《多瑙河之波》。

七、师生再见。

课堂检测:吹奏《多瑙河之波》前十六小节

五年级上册第6课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教学反思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课文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缆车教案

缆车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缆车》,听辨男声音色,感受童声、女声、男声3类不同音色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2、认识拍,理解其含义和强弱规律。 教学内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意大......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嬉游曲教案

嬉游曲[教学目标]1、介绍弦乐器,了解弦乐四重奏,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

第6课教案

第7课 春秋五霸第7课 春秋五霸湖北襄樊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杜继红 (一)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强实力,争夺“霸主”地......

第6课教案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第14课时合法致富,依法纳税学习目标:1.识记财富中的法与德分别指什么和税收含义、特点及作用。 2.理解为什么要合法致富和财富中法与德的关系。3、明白......

下载五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__欢乐的少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__欢乐的少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