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美兰》教案0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甘美兰教案初中”。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
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教师先数拍子,指导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声部可作拍手的声势、另一声部可作跺脚的声势,也可由学生自己创造两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参与)进行模仿敲击。
待学生做得较准确后,教师模唱录音中的旋律,指挥学生参与敲击。
教师总结:这种旋律的不断重复是表达了印尼人民对生命轮回的渴望。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曾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达这种渴望!(4)总结应该记忆的印尼音乐文化的知识点: 克隆钟歌曲:多采用西洋大小调式。
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的锣群文化。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本节课学习效果做出评判,说明下节课还将继续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分享真的很甘美作文童年像糖,融化着我们的快乐时光,含在嘴里,甜在心中。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之间都是缺少不了“分享”的。一块糖,两个人吃,那种滋味是发自内心的甜蜜;一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分享真的很甘美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剪纸画授教人; 黎进勇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一张平面的纸,剪出一幅有趣的画。2.通过思考与比较,使学生感知绘画与剪纸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在表现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发......
教案01 说一说解放路小学 顾丽红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 教学目标: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
第七章 电功率(电功率) 目 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