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力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的解决问题,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正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③、每吨水的价格一定,用水总量和应交的水费。
2、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关系,这些知识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与比例有关的问题,就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板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看一组信息:
1、提出问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城到乙城行了5小时,? ①、根据题目中的数据信息提出问题。②、根据自己的提问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而后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我补充的条件是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或5小时行多少千米? 算式是:140÷2×5
=70×5
=350(千米)
答:甲城到乙城有350千米。(2)、激励引新
很好,大家能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先求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再算出5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甲城和乙城之间的距离。请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比例来解决呢?学生讨论探究,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伴交流解决。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
我先判断题目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路程和时间,因为路程和时间的比是速度,速度不变,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而根据比值相等列出等式。解:设甲城到乙城有X千米。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3、及时练习
张大妈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学生练习后让他说一说解题思路。(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学生做好后让他打开教科书59页,自己对照一下,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解题步骤
刚才我们用正比例知识帮助李奶奶解决了生活中的水费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解题思路,想一想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谁来说一下。学生总结解题步骤:
1、先分析题中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2、如果成正比例关系,再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即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了吗?(知道)那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想)那我们再来试试。
三、巩固提高
1、修一条长300米的公路,3天修75米,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要几天才能修完?
2、胜丰造纸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用没多少吨?
3、将一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24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要将这根木料锯成8段,那么要用多少分钟?(待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比例解决问......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2、使学生体验由算术解法向比例解法的思维转化过程。3、形成解题多样化技能。教学重难点:重......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61页例5内容 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