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民族团结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民族团结的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能简单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对这些民族是哪些不够了解,也不太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风俗习惯,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对少数民族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行为与习惯:
通过搜集信息、举办展览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我们应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和各民族小朋友和平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民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看 导入新课
不猜不知道,一猜中国真奇妙,请你猜猜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56个民族是一家吧!学生自由猜想,说出自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合作探究 对话交流1、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多少个兄弟姐妹的名字呢?学生自由畅谈。
2、走进民族风情园(组内交流),(师适时出现多媒体课件)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中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等等。(可以是图片、文字资料)
(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3、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畅谈。
三、结合实际、行为导航
在我们班级中还有一些汉族的小朋友,我们要怎样与他们相处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说出和这些小朋友要团结、和平地相处。
四、课堂升华、总结收获
56个民族组成了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团结一心《爱我中华吧》!齐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反思: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教案设计。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总体使用情况和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各民族使用语言的四种基本情况。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杂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4、总结与布置作业:了解相关知识,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板书: 瑶族的语言 本民族语言为四种支系: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
其他民族语言:壮、汉、苗等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总体使用情况和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各民族使用语言的四种基本情况。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杂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6、总结与布置作业:了解相关知识,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板书:
(1)没有或者基本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等,统一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瑶族等。(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4)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教学后记;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总体使用情况和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各民族使用语言的四种基本情况。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杂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7、总结与布置作业:了解相关知识,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板书:藏 语:弓卡姆桑
维吾尔族:萨玛里空
回 族:色俩目„„ 教学后记: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总体使用情况和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各民族使用语言的四种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理解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杂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情景法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2、记一记:
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3、总结与布置作业:了解相关知识,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板书: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教学后记: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4.了解民族饰品。教学重、难点: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大家想一想《还珠格格》的小燕子、紫薇的服饰及泼水节中傣族人民的服饰各是什么样的呢?
二、自学课文
1.通过观察满族、傣族服饰,明确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不同,服饰上也有较大差别。
2.观察南北几个民族服饰。
北方: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 南方:苗族、壮族、彝族、白族、3.分析
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主,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相同,多从事农耕。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特点。
4.总结
服饰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各民族服饰的特点。2.观赏民族服饰。
教学重、难点:讲述服饰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展示收集的服饰小故事
分组活动,各组派代表发言。
二、观察民族饰品
多媒体出示民族饰物,感受民族文化。
师: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形式各样,集中反映了民族特色,展示了民族文化。
三、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个和睦的大家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和谐社会一起努力!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
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别具风味的饮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地方,饮食有不同的特点。2.了解家乡饮食的主要特点。
3.初步认识饮食和当地的环境、气候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地方的饮食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能够和大家共同来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
1、首先,我们先来做一个“我做你猜”的游戏。(介绍游戏规则)
2、学生玩游戏。
3、咱班同学对美食知道的真不少!那你吃过这些美食吗? 味道怎么样?都很好吃,但各有各的特色,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板书:别具风味的饮食)
二、活动一
1、现在已经是第二节课了,再有两节课的时间又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你希望今天的食堂给你做哪些好吃的呢?(学生回答)
2、咱班同学有这么多喜欢吃的美食啊!其实老师也有一些特别喜欢的特色小吃,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出示图片)
3、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说出它的名字。
三、活动二
1、这些各地的美食都非常好吃,可老师实在不记得它们是哪个地方的美食了。咱班同学帮帮老师,好吗?
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把自己所知道的各地美食介绍给其他组员。
3、选代表以连线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东北――酸菜 藏族人——糌粑、酥油茶 新疆——烤羊肉 四川人——火锅、麻辣烫 兰州——拉面 宁夏——馓子、盖碗茶
四、活动三
1、同学们知道的特色饮食还真不少,那书中的小朋友又了解哪些呢?打开书25页。看看书中同学知道些什么?(指名读)
2、书中的同学很好的回答了大嘴青蛙的问题。老师也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出示问题)
(1)各地饮食不同,是什么造成的这种差异?(举例子)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产不同,食品不同。(板书)(2)四川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辣的呢?(拿出辣椒)①找同学上前品尝辣椒。
②说出吃辣椒的感觉,在这潮湿的天气里。③教师总结:四川温暖而潮湿,辣的可以祛湿防潮。④引导学生说出:气候不同,食品不同(板书)
五、活动四
1、看着这些色香味俱佳的菜品,真是让人垂涎欲滴。不过“最美不过家乡人,最馋不过家乡菜”,你的家乡有哪些食品?
2、在这些食品中也有很出名、别具风味的小吃,你知道有哪些吗?(出示图片)
3、对照我们家乡的这些风味小吃图片,我们来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色香味形)
六、课外拓展
回家后和妈妈一起完成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
七、总结
1、各地美食尝个遍,最美的还是咱们辽宁葫芦岛,希望同学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将家乡菜推介给各地旅游爱好者,邀请他们来葫芦岛做客。
2、以一首《美食歌》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别具风味的饮食
物产不同
习惯不同 气候不同 食品不同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民族团结,是支撑中......
雨霖教育中江分校五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字词。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培训,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3.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训练学生的阅读......
李外河村小学高年级 音乐教案1 一《开心的感觉真好》一、教学目标:1、会使用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2、在圆舞曲基本舞步的学习中、聆听体验中感受3/4......
五、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灞桥镇小学 2014年2月第一课 理想中的我教学内容:理想中的我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比较一年级与现在六年级的差别,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树立......
小学 “廉洁,从小做起!”主题班会设计教案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确腐败行为不仅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已经渗入我们的校园,影响我们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