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上语文七律长征”。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文,齐读题《七律·长征》。
二、了解背景,走进长征、提问:之前预习过文,说说本文在格式上与之前学过的文有何不同?——七言律诗。
2、说说你了解的七言律诗,师作补充——七言八行,分四联,句尾押韵。齐读题,注意停顿。
3、自读书后资料袋,说说哪些数字触动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对于长征你还有哪些了解?生简单介绍。(学习方法:搜集资料、了解背景)
三、初读诗歌,感知长征、自读全诗,读准字音。
2、出示“远征”、“逶迤”、“磅礴”、“岷山”,齐读生词。
3、指名朗读全诗,注意停顿,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
四、细读品味,深入长征
(一)学习首联、自读全诗,找总领全文的句子——
1、2句。
2、指名朗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红军历尽千难万险。从哪看出?——“万水千山”。
3、出示长征地图。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河,这真是诗中说的?——“万水千山”。这么多艰辛用了文中哪个词概括?——“远征难”。
4、提问:面对这样的重重山水,红军战士怕了没有?——不怕。哪里体现他们不怕、不放在心上?——“只等闲”。什么意思?——只当做平平常常的事。、拓展于谦、许光达含有“等闲”的诗句。
6、提问:将粉身碎骨、烈火焚烧、万水千山都“只等闲”,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大无畏精神。
7、指名读、齐读1、2句。
(二)学习颔联、默读诗文,找找红军都把什么看做“等闲”?想想都是怎样的画面?
2、“五岭逶迤”
(1)提问:“五岭”指什么?——五座山。(学习方法:阅读书下注释)
(2)提问:这些山都是什么样子?——“逶迤”。解词。
(3)提问:你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一座接一座的山,连绵不断。
(4)出示图片,想象你就站在五岭上,有何感受?
()提问:这样连绵不断起伏的山脉在红军看来就如同什么?——细小的波浪,比喻。
(6)指名读3句,齐读。
3、“乌蒙磅礴”
(1)出示图片,这是哪?——乌蒙山。你能想到哪些词?——危峰兀立、高耸入云。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磅礴”。
(2)提问:红军怕了吗?——“走泥丸”。如此雄伟磅礴的山脉,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如同泥丸一样,你感受到了什么?——无畏、乐观主义精神。
(3)指名读4句,齐读。
(4)连绵不断的五岭、陡峭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算得了什么?齐读首联。
(三)学习颈联、提问:还有哪些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讲困难看做“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提问:这两句诗里有一组对比强烈的词是什么?——“暖”和“寒”。
3、观看大渡河视频。战争是何等惨烈、惊心动魄!所以文中用哪个字来概括?——“寒”。
4、学生介绍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暖”了吗?——心中自豪、喜悦。、指名读、6句,齐读。
6、写话练习:想象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7、可是滚滚的金沙江、汹涌的大渡河,在红军眼中又算什么?齐读首联。
(四)学习尾联、跨过大江大河,只要再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胜利就遥遥在望了。
2、提问:此时红军战士是什么心情?——“更喜”、“尽开颜”。
3、提问:要知道翻过雪山更艰难,为什么还说“喜”呢?——战胜困难和胜利的喜悦。
4、齐读7、8句。
五、回归全文,升华长征、提问:长征如此艰难,但红军英雄们却以“开颜”的心情收篇,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2、聆听歌曲《长征》,闭目回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毛泽东是什么形象?
3、配乐指名朗读全诗,齐读,齐背诵。
六、拓展延伸,学习长征
出示另外两首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作品《忆秦娥·娄山关》和《清平乐·六盘山》,后做简单了解。
板书设计:
2、七律·长征
万水
暖
远征难
寒
只等闲、尽开颜
千山
逶迤
无畏、乐观主义
磅礴
七律长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2)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1)品评作品......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
《长征七律》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学反思《长征》这篇课文,对于今天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红军长征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短短的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