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工作教案_档案的编研工作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23:27: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档案编研工作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档案的编研工作教案”。

第一章 编研工作综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阐述有关编研工作的基本概念,必须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对编研工作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什么是编研工作;编研成果有些什么形式,相应的需要进行那些工作;编研工作对于社会,对于档案工作,对于档案工作者应有那些意义;了解编研工作必须遵守尊重事实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原则。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编研工作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编研的由来

1、编研一词最早出现在1950年。

2、1980年编研一词开始出席出现在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

3、编研的涵义:是档案人员富集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以具有倾向性专题成果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工作。

二、性质

1、档案分为管和用两大部分。管:收集、保管、整理等工作。

用:就是利用,就是使档案馆、档案室里保存的档案发挥作用,也就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2、编研工作的优势:

第一、是一种主动服务型的利用工作。

第二、能提供系统化的经过科学整理的档案信息。第三、可以打破档案利用方面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

三、特点

1、从工作过程而言,编研工作的实质在于富集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2、编研成果,作为编研工作人员劳动的结晶,不可避免地带有倾向性,既带有编研人员立场、观点、思想倾向的印记。

四、工作主体

工作主体:主要是档案工作人员

五、工作对象

工作对象:主要是有待有开发利用的档案。

六、服务对象

编研工作的定义规定了编研工作是一项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将各种服务对象区分为领导和各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类学者、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三种类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编研成果形式和工作内容 教学过程:

一、编研成果形式

档案文献汇编;专题材料;组织沿革、大事记等。

编研成果形式大致归纳为三种类型:抄纂形成果;遍述型成果;著作型成果

二、抄纂

抄纂,是一种整理、公布档案原文的编研工作。

抄纂,有时要求转达档案全文,有时可以节录或是摘录部分档案。抄纂不允许改动档案原文,编研人员只能通过拟写标题、注释、或是撰写序言、按语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抄纂型成果有大、中、小型的区别。

三、编述

编述是一种把人们需要的档案信息提炼后,再按照一定的要求加以集中,用新的,不同于原先档案分类排列的体例重新组合的编研工作。

提炼可以是著录档案所包含的要素,可以四摘录档案内容的要点,可以是浓缩档案内容,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用图表反映。

编述型成果则是包括年表、专题目录、专题概要、会议基本情况简介等。

四、著作著作是指形成以档案为依托、蕴涵编研人员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的编研成果的一种编研工作。

五、其他

年鉴是一种混合型编研成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编研工作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社会需要的工作

1、编研工作的社会价值

2、编研工作会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事关利用工作的龙头地位

2、事关档案部门的地位和影响

3、事关改革开放的推进

三、档案人员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编研工作的开展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编研人员应该具备的思想、文化素质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2)、掌握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 3)具备比较广泛的文化知识

3、努力多出编研精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编研工作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尊重事实

1、编研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2、要尊重档案

3、尊重历史、尊重科学

档案作为原始记录,从总体上说,它的权威性可靠性无可代替,但是,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每一份档案材料都具有权威性、可靠性。要尊重档案,却不可以盲目崇拜档案。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时,应该对档案进行鉴别,尽量使用真实可靠的档案;应该对档案内容作一些必要的解释。

4、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有利于社会发展

1、服务于服从于社会需要

2、注意成果的实用性

3、增强法律和政策观念

第四章 选题与选材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选题和题材工作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开端,是课程的关键之一。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会影响旋梯的因素;了解选材原则,学会提高选材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方法;理解如何鉴别编研材料。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选题 教学过程:

一、选题的方向

选题,是编研工作的开端,也是它的首要环节。

1、意义

选择一个好课题,可以为编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选题具有时代特征

3、要坚持正确的选题方向

二、影响选题的因素

1、选题必须符合社会需要 1)要重视满足现实需要的课题 2)不能忽视具有历史意义的课题 3)要调查社会需求

2、选题要以档案为基础 1)考察档案价值 2)考察档案的数量和构成3)以利用本馆(室)档案为基础 4)不拒绝利用其他档案和资料

3、选题要从编研人员状况出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选材 教学过程:

一、意义和原则

1、意义

某一个编研课题是否成功,究竟提供了些什么样的材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2、原则

1)选择有价值的材料 2)占有充分的材料。

所谓充分:其一是说,要全面地占有同课题内容有关系的档案和其他材料。其二是说,要收集足够多数量的档案。3)确定必要的材料

二、提高效率和质量

1、复式选材

为了提高选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编研人员经常采用复式选材的方法,把整个选材工作分解为初选、复选两个阶段。

2、从材料最丰富、最集中处着手

直接档案全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材料最集中、最丰富的部分。

3、注意收集必要的补充材料

4、掌握和运用材料分布和规律 1)内容性质律 2)属地律 3)时段律 4)关系密切人物律

5、不能忽视对活材料的查找

6、科学的组织分工

7、充分利用检索工具

8、做好材料卡片

9、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编研材料的鉴别 教学过程:

一、鉴别的必要性

1、鉴别的基本任务1)真实性鉴别

一是确实作者本身形成的;二是应该是在材料所表明的时间里形成的2)准确性鉴别 3)完整性鉴别 4)有效性鉴别

2、鉴别是编研工作的生命所系

3、鉴别工作原则

一定要坚持的“孤证不立”判定原据。

鉴别编研材料,应该在有足够可靠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绅密分析,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谨慎地作出经得起推敲的判断。

二、形式鉴别

1、来源鉴别

2、著录和征引情况鉴别

3、载体鉴别

4、笔迹鉴别

5、字体鉴别

6、书写惯例鉴别

7、特殊用语鉴别

8、称谓鉴别

9、问题风格鉴别

10、印章鉴别

911、避违鉴别

三、内容鉴别

内容鉴别,主要是通过对编研材料内容的分析辨证,寻找编研材料记述的本身,以及其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以鉴别编研材料的真伪、记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对其完整性、有效性作出判定。

1、书证

2、物证

3、人证

4、理证

1)根据编研材料所述事实是否合乎常理或公理进行鉴别。2)根据编研材料内容与作品思想观点之间有无背缪之处判断材料真伪。

3)根据编研材料提及人物经历与实际情况有无出入判断材料真伪。4)根据编研材料的记述是否和于社会实际情况来进行考察。5)根据编研材料记述史实的时间有无矛盾来进行鉴别

四、档案形成时间的鉴定

1)根据编研材料中所提及的已知其发生日期的事件判定形成时间。2)根据编研材料涉及的人物的职务和任职时间来判定其形成时间。3)根据编研材料涉及的机构成立或撤消时间以及使用名称等有关情况来判断形成时间。

4)根据来往文件或相继发出的文件来判定编研材料的形成时间。5)根据不同的版本考查时间。6)根据有关编研材料相互征引和记述来判定材料形成时间。7)根据编研材料提及的口号主张来判定形成时间。8)根据会议记录判定编研材料形成时间。

9)根据编研材料的某些标记结合内容判定材料的形成时间。

第五章 抄纂型成果的编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抄纂型成果的编研,是所有编研工作的基础,应是本课程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抄纂型成果的工作要点,能够从事简单的这一些成果的编研工作。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转录 教学过程:

一、方式

转录,是指将档案制作副本供编研人员进行整理之用的一项工作。

1、全录式

2、节录式 形式:删节;摘录

3、混合式

在实际工作中,编研人员基本上是采用以全录式为主、辅以节录式的混合式的抄纂方式。

二、要求

转录档案,最基本的要求是注意保持历史文献的本来面貌,保证转录件和档案原文的高度一致。

1、辩识档案原文

2、规范文字

3、保留与调整档案原有书写格式

4、以篇为单位单独转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点校 教学过程:

一、范围和要求

点校,包括文字的校正、分段、标点、校堪、注释等方面的工作,工作量大,要求很高;工作中必须遵守存真、慎改、标注、护档诸原则。

1、存真原则

2、慎改原则

第一、存真不等于任其自然。

第二、点校必须建立在认真研究、仔细校勘的基础上。第三、点校应该是“信以存信、疑以传疑”。

3、标注原则

4、护档原则

二、校正、校勘和恢复

1、校正

指档案原文中明显的讹、夺、衍、倒等文字错情。

2、校勘

是依据同一编研材料的不同文本,指明它们之间文字的异同。

3、恢复

三、分段和标点

1、分段

1)保持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2)分段要与文献结构保持一致。3)不能背离作者的原意。

2、标点

1)准确理解原文。

2)准确理解标点符号的意义用法。

四、注释

注释,是对档案中不容易被读者所了解的内容和文字的说明。

1、类别

按其注义的位置分,有正文夹注、脚注、篇(段、书)后注等。按注释对象的性质区分,注释可分分成文字注释和内容注释两大类。

2、内容注释的编写。1)史事注释 2)人名注释 3)人物注释 4)地名注释 5)语辞注释

3、编写要求 1)准确 2)规范 3)以述为主 4)以读者需要为转移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拟制标题 教学过程:

一、成分和标注

标题是构成抄纂型成果最基本单位的一段、一篇或一组档案的题目,是这一基本单位内容的准确概括的揭示。

1、作者

2、内容

3、受文者

4、文种

5、时间

6、地点

二、单份文献标题

1、标准型

2、双层型

三、组合标题

1、单一作者形成的一组文件

2、两个作者为同一问题而形成的一组文件

3、三个或三个以上作者为同一问题而形成的一组文件

4、特点

四、基本要求

1、完整

2、准确

3、简明

4、适度

5、统一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编排 教学过程:

一、编排体例及其类型

1、不设类项的编排体例

2、单层分类的编排体例 1)按历史阶段分类 2)按档案反映的问题分类 3)按档案内容归属的地区分类 4)按作者或受文者划分档案类别 5)按文种分类

3、多层分类的编排体例

二、分类编排的原则

1、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档案文献间主要的基本的联系。

2、必须逻辑地、科学地分类编排。

遵守逻辑性原则,要注意时序问题、要注意因果关系、要讲究概念明确、要求直接关连着的同一级别只能按照同一个原则、要名实相符。

3、突出思想性

三、目录的编制

1、简要目录

2、详细目录

3、总分结合式目录

编制目录,首先要求准确,再要求使用方便。

第六章 编述型成果的编写(上)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编述型成果的编写,是编研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责一章阐述的指南型材料,种类繁多,所有档案馆室的工作人员对此应有充分的理解。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各类指南型材料的特点、构成和编写方法、编写要求。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南型材料概述;文摘 教学过程:

一、编写指南型材料的必要性

指南型材料是以介绍档案内容为主要职责,帮助利用者熟悉馆藏档案基本情况的编研材料。它包括文摘、提要、专题目录、科技档案形成说明书、全宗介绍和档案馆指南等多种类型。

二、指南型材料的作用

1、社会了解档案资源分布情况的基本依据

2、档案馆(室)打开封闭之门的重要方式。

3、档案人员熟悉馆藏的捷径

三、文摘的特点和类型

1、特点:

文摘要求忠于原文,是被摘录对象中心内容的浓缩。

2、类型 1)报道性文摘 2)指示性文摘 3)报道/指示性文摘

四、基本构成和编写要求

1、基本构成 1)目的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2、编写要求1)严格忠实于原文 2)内容全面 3)文字简练 4)注意编写规范化

五、编写方法

首先通读文献全文,其次将抽出的要点进行综合编述,做必要的增删,最后将文摘与原文进行对照审阅。

六、编写档案文摘

文摘较多地被运用于对科技文献的报道。档案文摘可以由编码、标题和正文3部分组成。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提要;专题目录;科技档案形成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提要内容与编写方法

提要,原本是指从前书或全文中提出要点,简要介绍该书或该文主要内容的短文。

二、类型

1、参考型提要

2、推荐型提要

3、出版提要

三、专题目录的定义和用途

专题目录是根据实际需要将有关某个专题的档案资料标题,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以提供利用的一种档案指南性材料,是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编制方法

1、设计著录项

2、组合著录项

3、撰写编写说明

五、科技档案形成说明书的内容和作用

1、内容 1)项目来源 2)工作进展情况 3)项目基本情况 4)科技关键解决情况 5)任务完成情况

6)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情况

2、作用

六、编写要求和方法

1、编写要求

内容上做到准确、全面、简明。

2、编写方法

七、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科技项目来源交代不清

2、科研、生产过程交代不清

3、产品(课题)的技术状况交代不清

4、文件檑木交代不清

5、归档材料鉴定意见交代不清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

全宗介绍;档案馆指南 教学过程:

一、结构

1、文档单位沿革

2、全宗历史概况

3、档案成分和内容介绍

二、编写方法

1、档案成分和内容是全宗介绍的核心和主体

2、充分占有材料

3、特殊全宗介绍的编写

三、档案馆指南的定义和功能

档案馆指南,又称档案馆介绍,是全面介绍和报道档案馆基本情况、馆藏档案和资料内容,指导利用者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具书。编写档案馆指南,可以全面了解档案馆的历史,全面熟悉馆藏,为进一步开展保管、整理和开发档案馆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种类和体例

1、标准型档案馆指南:

分提示、正文、补充3部分。

2、档案馆网指南

3、简介型档案馆指南

4、图片式档案馆指南

5、声像式档案馆指南

五、编写要求

1、反映档案馆特点

2、准确报道

3、内容取舍得当、详略适当。

第七章 编述型成果的编写(下)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撰述型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各类撰述型材料的特点和基本的撰写要求,掌握撰写各类撰述型材料的特点构成和编写方法、编写要求。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撰述型材料概述;年表 教学过程:

一、定义和特点

定义:是编述型成果中的另一大类,是指由编研人员从特定的课题出发,采集档案信息,并加以融会贯通所形成的编述型编研成果。

一、作用

三、结构

四、表述

1、使用语言文字

防止几种倾向:

过于口语化;半文不白;小说笔法,堆砌大量的形容词。不能文不达意:用词贴切,语法规范,书写符合规范。

2、客观事实的表达 1)地点 2)时间 3)数量 4)名称5)引文

五、年表的作用和分类

年表是一种依照时间顺序简要说明一定对象活动的表册。年表:年谱和大事记两类。年谱又称人物传记年表。

大事记分为综合性和单项大事记两种。

六、年表的构成和编写要求。

年表一般必须包括时间和事实两个部分。

七、年表的编写步骤。

1、熟悉材料,拟订提纲。

2、收集材料,制作卡片。

3、核对事实,精选材料。

4、拟制草稿,修改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组织沿革;年鉴 教学过程:

一、内容和种类。

组织沿革是系统地记载特定单位、地区、专业系统的机构、人员变化情况的撰述型档案编研成果。

二、体例和编写方法

1、按系列分述

2、按编年分述

3、按阶段分述

三、年鉴的作用和种类

年鉴是诼年编撰出版的载录上一年有关重要信息的密集型资料性的工具书。作用:

1、能及时提供大容量、条理化的密集信息资料

2、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全面

3、具有索引的功能

四、体例和编研要求

1、条目式

2、篇目式

3、栏目式

4、资料汇总式

五、编制方法

1、地方性综合年鉴 1)制订总体规划 2)编制规范性文件 3)组织编排稿件 4)审核

252、专题年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基础数字汇集 教学过程:

一、种类和内容

基础数字汇集是指主要依靠数字反映一个地区、单位或某一领域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

二、编写要求

1、目的明确

2、注意效率问题

3、注意基础数字汇集的特点

4、讲究可比性

三、编写步骤

1、明确选编范围

2、设计体例和图表格式

3、取材与编排、核意

4、编写目录与说明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

专题概要;会议基本情况简介;摘报教学过程:

一、专题概要的定义和作用

专题概要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而概括地介绍和说明某一类问题内容的一种文献参考资料。

二、编写方法

专题概要由4部分组成:题名、概述、正文、附件

三、会议基本情况简介的内容

又称会议简介,就是利用有关会议的档案材料,将会议的全过程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以反映某一次会议基本情况的一种参考资料。

四、编写方法

1、文字叙述方式

2、条目式

3、表格式

五、摘报的定义和特点

摘报是及时问领导提供档案信息以作工作参考的一种撰述型编研成果。

摘报特点:短、平、快

六、摘报的编写方法

七、摘报的编写要求

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参考性。

第八章 著作型成果的编辑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般而言,著作型成果是比较高级的编研成果形式,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这一类的成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初步了解撰写论文,组织展览和编制图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论文 教学过程:

一、特点

论文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揭示其本质、规律,表达作者看法的论说文章。

论文的特点:科学性、理论性、首创性、有效性

二、思路和结构

1、层次和段落2、3、开头和结尾 过度

三、论证方法

281、归纳法

2、例证法

3、演绎法

4、类比法

5、反证法

四、修改

1、准确把握主题

2、增补删削材料

3、调整结构

4、推敲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展览;图册 教学过程:

一、概述

展览也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

1、特点

2、类型

3、作用

二、展览内容的组织

三、展览的布置

四、图册的编制方法

第九章 辅文的编制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辅文是编研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了解辅文的种类,来藕节序言、编辑说明、附录和索引等的特点、内容和编写方法。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序言、编辑说明 教学过程:

一、作用和内容

序言是阐明某一编研成果的宗旨缘起,概括介绍成果的内容,简要评论其价值,发挥编研人员心得体会的文章。

序言又称前言、引言、并言、叙言,等等。序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交代编研成果的目的、意义

2、介绍背景

3、介绍基本内容

4、介绍档案作者

305、评论档案价值

6、说明编研人员对档案中某些观点的态度

二、编写要求

1、正面反映编研人员思想倾向

2、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3、结合档案撰写

三、编辑说明的作用和内容

1、作用

一是介绍编研成果的构成,二是介绍编研人员所做的工作。

2、内容

1)介绍收录材料的状况 2)、介绍编研人员所做的工作

四、编辑说明的编写要求和写法

一是内容必须准确,二是文字简明扼要。

五、编辑说明与序言的异同

编辑说明是说明文,序言是论文 不同点:

1、两者内容不同。

2、两者所起作用不同。

3、两者要求不同。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附录;索引 教学过程:

一、附录的作用和种类

1、作用

一是供读者在阅读、使用编研成果时查阅某些资料而设的,为读者提供方便;二是可以使编研成果的内容显得更加充实、丰满。

2、种类

表册行;文献资料型;图照型

二、编制要求

关联性;实用性;准确性

三、索引及其检索特点

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准确性

四、索引的结构与种类

索引主要由名目和注码两部分组成五、索引的编制方法

1、确定索引种类

2、标引

3、摘录名目

324、改编页码

第十章 审核和出版制作

学习目的和要求:

对于上岗人员培训而言,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有关校对的问题。通过学习需要了解有关校对工作的基本知识。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校对的意义 校对工作的两个阶段:

一是抄纂时的转录阶段和编述、著作时摘录材料的阶段;二是编辑成果编辑完竣、编研成果从稿纸上转移到样稿上的时期。

二、校对人员的职责

第一、消灭校样哂纳感与原稿不符合的文字、标点符号、图表以及格式等错误。

第二、校对校样页码的顺序,检查有无缺页、重页、错页、颠倒问题。第三、尽力解决版面格式文字、图表等的统行及统版等问题。第四、注意检查是否规范的使用简化字。

第五、发现原稿疑难,须在校样上用铅笔提出意见。第六、原稿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损坏和散失。

三、程序和要求

四、基本方法:对校、折校、读校

五、正确使用校对符号

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一、档案编研工作含义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根据社会利用的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纂的工作。主要包括编纂公布史料,汇编现行机关档案文集,编写档案参考资料......

档案编研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档案馆(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而编研工作又是较高形势和较高效能的提高利用的手段,也是档案馆(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面临新形势、新体制......

档案编研工作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档案编研工作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档案编研工作论文

档案编研工作论文【论文摘要】档案馆(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而编研工作又是较高形势和较高效能的提高利用的手段,也是档案馆(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面......

浅谈档案的编研工作

浅谈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馆(室)编研工作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利用档案为主要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汇编和出版档案史料,编制参考资料,并参加编史修志以及撰写文......

下载档案编研工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档案编研工作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