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回家教案”。
20、《回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品读海子牺牲时,爹、娘所说的两句含义深刻的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九曲回肠;家是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缕愁思;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归心似箭。那么,家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卫的《回家》这篇课文,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相机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2、出示自学提纲:
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但文中个别字、词比较难读,请大家再次自由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请看——(课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通顺、流利。
2、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检测自学情况
了解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写了
海子回家的事,先写了少年海子
无论怎样也要回家,再写了中年海子
因工作繁忙而回不了家,最后写了海子
因公殉职。
师:抽生答(加分),抽生评价,然后齐读。
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自由读1—1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写了少年时的海子几次回家?情况是怎样的?
过渡语:请大家看屏幕,少年时的海子三次回家的方式是什么?当时他的爹娘有什么表现?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海子三次回家的情形,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完成表格,开始小组讨论。师巡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展示讨论结果并实时加分。
出示三次回家的相关句子:请同学读第一名。第一句,海子海子选择回家的方式是,生答:乘车回家。请同学读第二句,爹让海子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就不要回来了。男生齐读第一句,女生第二句。
后面的句子同上。
第三句结语:多么懂事的孩子呀,谁不为之动容呢?
2、中年时的海子
过渡:如此爱家的海子,为何在中年时却很少回家?
于是海子的娘就忍不住对他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也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警察,工作忙哩。” 小时候海子无论怎样也要回家,长大后却很少回家,这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海子爱家,也爱国家
3、海子牺牲了 过渡: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海子牺牲了,爹呜咽:„„娘却说:„„ 怎样理解这句话
抽生答,老师评价,加分,再读
出示图片,师讲述:是呀,海子永远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结:家是温馨的,也是让人眷恋的,海子想家,从小时是那样,长大了也是那样,只是他们心中有一个“大家”。在抗洪抢险和大地震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海子”让我们永远铭记。
拓展语言:任长霞,她是河南省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长。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被当地百姓称为“女包公”、“任青天”。不幸的是在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在侦破案件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0岁。
抗震中的战士们累得在废墟中睡着了 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士们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这些英雄人物们致敬!
《平安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警指挥。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能力。懂得放学回家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回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
《小动物回家》活动目标 :1、能灵活协调地完成钻、爬、跳及平衡的动作。 2、学唱歌曲《小动物回家》。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1)每人一个毛绒玩具或图片;(2)小房子四个(标注草地、树......
家(待定)内容简介:主人公蝶恋花对父母是非常依恋的人,而他的父母对他也是溺爱有加。上大学以后,蝶恋花开始寻找自己的恋爱,央求父亲为他在外租房。在出租房里,他遇见了王名望。蝶恋......
《回家》第一季策划:崔媛媛 拍摄:马诤 崔媛媛 《回家》微电影+《回家》跟踪报道 报道方式:体验+报道 报道对象:地点:安定门快速公交三线 时间1:下午5点30分镜头一:二环路、地铁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