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
班主任:赵晓霞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2.教育学生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二.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一)毒品毁人毁健康。
(二)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三)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四)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三.分析材料
(一)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二)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四.防毒。
(一)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二)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三)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四)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五)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如何远离毒品,拥有健康生活。1.学会一个拒绝的手势。
2.介绍世界禁毒日:6月26日 3.远离毒品的方法:
(1)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享受一时,痛苦一世的道理。(2)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
禁毒工作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吸毒者在初次沾染毒品时,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寻找毒品,而是在别人的引诱下,蒙受了有关吸毒后非常舒服,能忘掉一切烦恼,还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想什么就来什么这样的欺骗,挡不住诱惑而尝试的。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地追寻享受,追求刺激,赶时髦。(4)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假如,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像考试成绩不尽人意、和朋友吵架分手、家庭生活遇到困难等,要知道这都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遇到这类情况时,我们可以试着和父母、老师、同伴沟通,或者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等,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排解烦恼,绝对不要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回避困难。当别人用毒品来引诱我们、安慰我们时,一定要意志坚定,坚决拒绝。
(5)明辨是非,慎重交友。
从调查统计分析,90 %的吸毒者都是在他们结交的“朋友们”的引诱下沾染上毒品的。这就证明,慎重交友,对于大家防范毒害有着重大关系。
(6)千万不要相信毒品治病的诺言。(7)切不要轻易涉足公共娱乐场所。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那么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往往成为吸贩毒活动的地下场所,是吸毒、贩毒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
(三)防范措施
师: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学生发言)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总结概括出以下五个方法:(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小结:当我们发现毒贩、吸毒者后,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要打草惊蛇,要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在到达安全地带后,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五.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六.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八(13)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毒品的分类与名称;(2)能初步识别常见的毒品。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什么是毒品”基本知识有个初步的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珍爱生命,提高拒毒防毒意识。3、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如何......
主动拒绝不良诱惑作者:王海金 单位:渤海中学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认清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2、让学生懂得"珍......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执教班级:二年级 执教人:黄永江 执教时间:2018.6.4(一)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一、班主任发言 今天......